![](https://img.haomeiwen.com/i2397318/7400aa2214173f63.jpg)
打开简书日更排行榜,位于榜首的青年作家冯俊龙日更了1476天(约3.88年),是S5日更王者。他的文章短则几百字,多则上万字,每一篇都在修筑自己,也在引渡别人。
德国育儿大侠,日更了16年,从来都没有落下一天。她把日更当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事业和利人利己的修行。如果只是热爱,“热爱”会退烧。她是在真正地享受,所以从来就不觉得是坚持。
雪漠大师在教书时,为了写作,宁可少要工资,也不愿意失去写作的时间。写作于他,就是最重要的事儿,他最懂做减法。他写到无我而有智慧时,下笔如有神,心流呈喷涌状态。沉浸在其中的读者,也能感同身受。
他们都是长期主义者,长期坚持做一件核心事,行日日不断之功。日拱一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码字是个人灵魂事件。若只是为了日更而日更,很容易丧失热情,会在依葫芦画瓢中遗忘初心。不说要更得多好,我们至少要比昨天的自己强一点,新一点。这样,享受起来也愉悦些。
有个数学励志公式,一直在激励着人:
1.01的365次方等于37.8
0.99的365次方等于0.03
文理通用时,坏的坚持和好的坚持就有了大区别。每个个体都是单独的精进系统,都有无限激发自己的潜能,相信自己并且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儿,就一定有所成就。
写作第一步,就是把你想说出来的话,有条有理的列出来。它大道至简,但很多人并不信服这种“简”,总是会额外脑补很多东西。补着补着,就把自己给补废了。这个时候,你不要多想,只要把写的动作坚持下去就好了。
写作第二步,就是在知与行之间通电。从以我手写我心,到我手写你心,是要经历一些痛与悟的。你的心就是你的灯,可以照见一切。知道是零线,做到是火线,“知行合一”就是通电的过程。此时,你可以慢慢调整一下瓦数,让自己越来越亮。
写作第三步,就是不断地去做自我臣服实验。它不看重你的学历,身份和地位,也不需要你的大脑有多发达,只要你搞定自己,身心合一,臣服于当下,用心流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到了这个境界,你就不需要努力和坚持了,写作就是你的随喜菩提。
在日更的150天里,我总在第二步失调,心灯忽明忽亮。但是我并不着急,静静观照,反复磨练,总有一些领悟让人惊呼:原来如此。
说真的,我并不是一个自律体,但是我热爱写作,就把它当成了“调心”的道具。心不安的时候,就坐下来写写写(也可以躺下来写)。
遇到特别难过的事儿,我就把自己换成别人去思考,像电影一样去关照。视角一变,心就变了;心变了,卡住我的东西就通了。
遇到善知识和善人的时候,我就会用文字一遍遍随喜赞叹,给自己注入心能量。文字一悦,心就开了;心开了,这个世界的美好就多了。
当然,其中还有一些灵性思悟,把小我变成了大我,把“我执”变成了“我智”。我的慧根不深,我的修行也不顺,但是正因为这些逆行菩萨,我才可以拥抱自己的无常,无知和无畏。
在此,我深深感恩日更带给我的变化,也深深感恩默默为我点赞点评的朋友。尽管很多地方,我过于求全责备,但古哲圣贤和同行者给了我很多力量。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意思是说,世上人无完人,物无完物,事无全功,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完美、真正的成功。
换句话说,“花未全开月未圆”,是有所欠缺的圆满,也是长久稳固的圆满。对于一个正在练习写作的人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写作,就是久久磨练的过程,不要急,慢慢来,先练100万字再说。这个打底的数,我打算在今年完成,然后写开始动笔写自己心中真正的作品。这个过程谁也代替不了,只有自己踏踏实实地去写。
写作的唯一法门,就是不断地写写写。只要你有精进心,行日日不断之功,总有一天能取到真经。只要你有自己的“佛畏系统”,事上练心上修,总有一天能写到开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