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的现代化,带给了我们高质量的生活享受,而童年“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的跳皮筋年代却销声匿迹了,听见抖音里的童年手工爱好者稚嫩却有力地“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的声音时,我没忘记教给孩子也念念,这已经变了味的童年与童声。孩子,我不希望你的童年是水泥楼里的孤独!
今天带孩子回家,孩子要吵着找她的同学玩,我同意,带着她来到楼下,我说:你喊吧!你同学就在二楼,能听见!孩子扯开嗓子喊了好几声,都没有人应答。想必她同学也是出去玩了吧!我说:你同学可能出去玩了。孩子不服气地说:她在家里,她没有听见,咱们去找她。她拽着我的衣袖,已经开始向楼上走了。
她急匆匆地步伐迈上二楼,我说你自己敲门吧!“咣、咣、咣”五六下都没人开门,我告诉她:她大概真的是出去玩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我说不清楚这究竟为什么哭,但我能感受到:她不想孤独,她想和小伙伴一起玩,孩子的天性使然。我告诉她,你别哭,妈妈带你去找哥哥,可以不?她点点头,才破涕为笑。那挂着泪珠的笑容,让我心声悸动,以后我会让尽量她在群体中长大。
家里人常批评性地说我,没事就喜欢带着孩子串门。我没有过多的解释与辩解,我认为一个健康、阳光、向上的孩子,最起码是合群的,最起码在众人面前是落落大方的,孩子在群体中会变得自信而有魅力,她在与人交往中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世界,把孩子圈起来,就好像时间停留在这一刻,它将永远停滞不前,等待不到日出的绚烂。
细想起来,孩子一岁到三岁都是在老家长大的,院落的敞开,院门的打开,每一户人的心门也是敞开的,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与村子里的大大小小孩子一起玩耍,他们的吵闹声、哭笑声,都给这个寂静的村庄增添了不少活力,他们也在次次的玩耍中结下深厚的友情,孩子时时刻刻惦记着她宝鸡的玩伴,这足以证明。她们普遍有个很奇怪而且执着的爱好:挖土、挖沙子,其实我们小时候也挺喜欢玩泥巴的,泥巴搓成圆棒、片状都能玩一下午,也乐此不疲。也许触摸着泥土就像回归到了母亲的怀抱,踏实而自然,没有任何的顾虑吧。
自从把孩子带到我们身边,一幢水泥楼里,啪门一关,你完全可以与世隔绝,隔绝了交流、隔绝了言语、更隔绝了孩子美好的童年。孩子每天吃晚饭的时候都会问:吃完饭我们还去转不转?转,我们当然去转,我愉快地告诉她,她每天都会被带出去,我突然觉得有种放风的感觉。她跟在大孩子后面,疯狂地奔跑却不知疲惫,她静静地站在那里看广场上舞动的人群也不愿离开,她跟着孩子在石凳上爬上爬下,任由灰土弄脏了衣服。我没有任何的阻拦,因为屋内已经像个牢笼一样圈住了我的孩子,屋外是她的天地,她应该就像个精灵一样,去探索、去感知外界,让她的经历伴随着她一起成长。
上周我外出,孩子放在了姥姥家,我妈说:孩子今天和外面的娃娃玩美了。我看着她凌乱的头发,脏兮兮的脸蛋,磨的快透了的鞋子,我知道她的确玩开心了,晚上我妈说:娃说她累了,她给洗过后,就自己睡了。我感谢我是个农民的孩子,还有这么个敞开的地方,让我的孩子在这里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孩子,给你一个快乐而自由的童年,我们不怕脏,脏了再洗;我们不怕疼,摔倒了站起来;我们不怕孤独,打开那厚重的门,我们走出去寻找你的小伙伴,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你们一起奔跑、欢呼、撒野,让童年不再孤独。
水泥楼里的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