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一

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一

作者: 刘秀霞 | 来源:发表于2017-04-16 21:24 被阅读57次

 《教海漫记》这本书是高平十三小今年四月份教师共读一本的读书书目。到今天,我看了五天了,读到212页。一边读着,一边写读书笔记。有时候,竟读着读着忘了写;有时候,读着读着又想起自己的读书经历,想把想法直接旁批到一边去。

   说实在的,把这本书作为学校的四月份的共读一本书的读书书目,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马老师处借东西,无意瞥见十来本厚厚的书立在储物柜里,习惯上先看作者,于永正三个大字赫然入目(其实,书名更大)。对于于老师,我是知道一些的,他和窦桂梅、薛法根等老师是教育名人,我曾经在电脑上观摩过他的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杨氏之子》(印象当中似乎听过这一课。)一看是于老师的书,我当即对马老师说:“四月份就读这本书吧,于老师的课,我听过,书也肯定差不了!”

   清明节刚过,我就把书抱到了办公室,本想一睹为快,无奈其他老师热情更高,我刚一放下,说了句:“这是这个月的书。”话音落下,书已经没有了。于是,没课的时候,我坐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总能听到几位老师在讨论书的内容,读到兴奋处也有自言自语着。

   终于,有同事交来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我连忙把书讨来。一翻,便爱不释手。以前也曾读过几本教育理论的书,艰深难懂者有之,令人费解深恶痛绝者有之,而读着于老师的书,我仿佛又进了于老师的课堂,他的一笑一颦,他的一言一行,仿佛在脑子里演影片似的。

   在读过的这212页文字里,感受颇多。现略记一二:

   关于作文教学的批语。于老师的批语鲜活灵动,不拘泥于传统的“内容充实,字体工整,有条理,感情真挚”等传统批语的排列组合,而是亲切,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反思自己近两年的作文教学,每到作文批改,最是纠结,特别是对待评语,更加无所适从。想到年自己刚刚走上小语教学的工作岗位上,激情四射,对孩子的作文修改,大到谋篇布局,小到标点符号,事无巨细,评语也是有针对性,洒脱随性,孩子们说,感觉我的评语像有生命似的,每逢读起,总能在内心掀起阵阵涟漪。后来,看了一篇报道,说是北京的一位老教师尽职尽责批改作业,评语经典有物,不像某些年轻教师,没有章法,煽情不说,还堆砌词藻。自我感觉不幸中枪,后来再教语文,便尝试着写传统批语,无奈激情不够,黯然无声,发展到近两年,作文批改仅仅给孩子打个分数,专门批出一节课佳作欣赏完事。如果我能早点读这本书,找到继续下去的支撑点,该多好啊。语文,特别是作文,每每感叹越来越难教,迷茫的时候也越来越多。好在,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有于老师这位特级教师的背后支持,相信更多的年轻老师会少走弯路。

   关于课堂上若干细节。理论书读多了,自然也知道,课堂是孩子的课堂,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而孩子,也是课堂的主体,说白了,孩子才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学中,绝不能允许教师的一堂言或是填鸭式的教育。上过的家常课(相对于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而言)中,遗憾多多,有时候讲着讲着,就脱离教学目标,发脾气也是有的,一笔带过也是有的,因为某个学生而中断语文教学也有之;也曾讲过几次公开课,因为提前研磨专家老师的课,也曾得过小奖,但总少不了剽窃或投机取巧之嫌。看到于老师为了板书不留遗憾,把每个字的正确的笔顺写法都烂熟于心;看到于老师为了一节公开课,向年轻教师征询意见;看到于老师为了让孩子读写训练,在画满动物的纸上问儿子最喜欢那种动物;更看到于老师在课堂上眼观孩子,口述教学,心想教学环节的多“官”齐下的教学神通……认真、多识、幽默,于老师的教育理智在我的心中播下了种子,多了,便会像我所期望的那样,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读了了212页的文字,还有一点最大的感受,也是最最遗憾的,就是感觉自己不是完整的老师。于老师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不懂点艺术的老师是不完整的老师。很不幸,我就是这样的人。自小,我就五音不全,唱歌跑调,演奏乐器也无缘,跳个广场舞吧,也搁置了。于老师多才多艺,京剧、口琴、风琴、京胡等都很精通。这些艺术魅力,不仅搞活了课堂,还征服了孩子们的心。忽然想起高平一小的张美娟老师,画画极好,郭利芳老师,会唱戏,我们学校的牛毅老师,会音乐,侯香坛老师,会编舞,真真佩服这些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以后,我也要学一点艺术,懂一点知识,虽说“年过三十不学艺”,但只要学,总会学会一点的,只不过学的没有年轻时候学的快罢了。

   到今年为止,从事小语教学已经有八年了吧,但绝不是终点,加油,上进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相关文章

  • 400读书有感|深秋里的温暖

    读于永正《教海漫记》有感(一) 文/丹老师 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历经艰险终于达到我的手中了,...

  • 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一

    《教海漫记》这本书是高平十三小今年四月份教师共读一本的读书书目。到今天,我看了五天了,读到212页。一边读着,一边...

  • 读《教海漫记》有感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读后感觉就像品着一杯浓浓的香茶。它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

  • 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三

    历经十天,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终于读完了,看着厚厚的书籍变成了薄薄的一本读书笔记,心里面有欣慰也有激动,不过...

  • 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二

    读于永正老师的书,白昼夜晚都感觉太短,白天要上课,备课作业教案之余,忙里偷闲也要读上几页,夜晚,夜深入静,陪...

  • 教海漫记

    1、露一手。有人说,没有崇拜就没有教育。但是,不能缺少这样一份清醒:不要亵渎那纯洁的崇拜。于老师教书30多年了,从...

  • 再读《教海漫记》

    近日来,班级的琐碎事务把我磨得焦躁易怒。于是,重又捧起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再次为于老师的智慧、诙谐、冷...

  • 读书叙事"教海漫记"

    读《教海漫记》的一点儿体会 留固镇西街小学 李瑞丽 前段时间,从微信公众号得知于永正老师病逝的消息...

  • 教师写作成长100个故事之7:一生追求“让学生喜欢”的小学语文教

    窦桂梅老师说:“在新媒体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时候,我是从读于永正老师那本《教海漫记》开始,开启了对语文教学的实践研...

  •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三)

    12月27号 重读于永正的《教海漫记》38—41页,今日阅读思考:读完“纸条的魔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qz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