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三

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三

作者: 刘秀霞 | 来源:发表于2017-04-24 14:44 被阅读86次

   历经十天,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终于读完了,看着厚厚的书籍变成了薄薄的一本读书笔记,心里面有欣慰也有激动,不过,当激动的潮水退却,又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

   李世民说过“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可以这样说,于老师的《教海漫记》也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自己哪个地方做的好,哪个地方还有些不足,需要补充改正。现就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罗列一二,以自勉:

   首先,自感艺术味的缺乏。于老师除了文章写的好,艺术方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仅如此,还爱京剧,会针灸,可以说是一位全能型的人才。因此,于老师的课妙趣横生,于老师的人格魅力在孩子眼里也得到了提升。而本人呢,五音不全,手笨脑子也健忘,好在和于老师一样,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得文气些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喜欢有事没事写上几句,虽然不能和于老师相提并论。

   其次,学会了做听课记录的新方法。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每个学期都让写听课记录,当时并不是真听课,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我们都是抄抄别人的教案了事。后来,为了讲优质课的需要,倒真在电脑上认认真真地看了不少,于永正、贾志敏、薛法根、窦桂梅等语文名家的名字耳熟能详,并且,记笔记的时候,他们讲课的细节都一一记录下来,半年下来,受益匪浅。看了于老师的《教海漫记》,我又习得了新方法,那就是记录巧的构思,振聋发聩的言语或者新颖有效的导入,或者直接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上?

   第三,作文课怎样做到游刃有余?这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看完于老师的《教海漫记》,我似乎看到了一位胸有成竹的老师在作文的课堂上循循善诱,那一把丢失了的双人伞,那一盆在教研室主任处讨得的花卉,那一次次带学生的出游,即使是来了一位新同学,于老师也不放过,他敏锐地洞察到了每一次的作文契机,并把它们有效地传导给孩子。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光明。既然选择了前方,就不顾风雨兼程。好的书籍犹如一面双面镜,一方面:它可以验证自己某些做法是明智的,能和专家们并肩而行,实在是最大的荣幸;另一方面,它又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知耻而后勇,习得先进的方法与思想,使自己更加成熟优秀!

   《教海漫记》是一本好书,更是一面好的镜子,它使生活更加美好,这样的镜子,我们不妨多照照。

相关文章

  • 400读书有感|深秋里的温暖

    读于永正《教海漫记》有感(一) 文/丹老师 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历经艰险终于达到我的手中了,...

  • 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三

    历经十天,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终于读完了,看着厚厚的书籍变成了薄薄的一本读书笔记,心里面有欣慰也有激动,不过...

  • 读《教海漫记》有感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读后感觉就像品着一杯浓浓的香茶。它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

  • 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二

    读于永正老师的书,白昼夜晚都感觉太短,白天要上课,备课作业教案之余,忙里偷闲也要读上几页,夜晚,夜深入静,陪...

  • 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一

    《教海漫记》这本书是高平十三小今年四月份教师共读一本的读书书目。到今天,我看了五天了,读到212页。一边读着,一边...

  • 教海漫记

    1、露一手。有人说,没有崇拜就没有教育。但是,不能缺少这样一份清醒:不要亵渎那纯洁的崇拜。于老师教书30多年了,从...

  • 再读《教海漫记》

    近日来,班级的琐碎事务把我磨得焦躁易怒。于是,重又捧起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再次为于老师的智慧、诙谐、冷...

  • 读书叙事"教海漫记"

    读《教海漫记》的一点儿体会 留固镇西街小学 李瑞丽 前段时间,从微信公众号得知于永正老师病逝的消息...

  • 教师写作成长100个故事之7:一生追求“让学生喜欢”的小学语文教

    窦桂梅老师说:“在新媒体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时候,我是从读于永正老师那本《教海漫记》开始,开启了对语文教学的实践研...

  •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三)

    12月27号 重读于永正的《教海漫记》38—41页,今日阅读思考:读完“纸条的魔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教海漫记》有感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fp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