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家乡土故事
党校情怀(我在党校里的成长)

党校情怀(我在党校里的成长)

作者: 喜乐星 | 来源:发表于2018-08-15 14:23 被阅读38次

    作者        于报生

    小时候,对林县城充满着向往。

    还是在初一上学期间,老师要组织我们到林县城去参观,高兴得头两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当老师带着我们到老汽车站下车的那一刹那儿,那种感觉就像我们现在第一次到了北京。看到化肥厂那高高的烟囱和拉着满满化肥出厂的车辆;看到纺织厂那么多女工着装整齐在车间忙碌的场景;看到印刷厂师傅捡字排版、印书和装订的全过程,心中的羡慕油然而生,平生第一次大开了眼界。在国营三饭店吃的拉面,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口馋。在人民街与振林中路十字口东南角美艺照像舘的合影照更是作为永久的留念。这是林县城最早定格在少年时代的记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我已办就了退休。想想出生在山里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孩子,从二十岁就来到县城打拼,除了自豪还有更多的是感慨。林县从一个贫穷破旧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水准的山水人文旅游城市怎不让人羡慕不已!可不知是怎的,还是因为到了怀旧的年纪,总是对旧林县的城貌有着扯不清的眷恋。如果我是一个画家,我一定会把老县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旮旯旮旯的旧貌再现在画卷上。尤其是县城北关的老党校,更有母子般的情怀,一生都让我难以忘记。

              差点失去党校工作的机遇

    我高中毕业正赶上全县普及初中教育,在村里担任了民办教师。1977年3月的一天上午,我正在给学生讲课,校长把我喊出来:"公社教办通知让你明天到县委宣传部去"。

    我有点愕然。

    第二天上午到县委宣传部,一位上了些年纪的领导给我谈话。事后才知道他叫秦炎生,是全县知名的政治理论辅导员还兼任着党校的领导。

    “现在党校培训干部任务大。你们公社教办推荐你方块字写得比较好,上学期间还经常帮助学校刻写教材讲义。部里决定抽调你到县委党校帮助工作,你现在就到党校去报到吧"。老秦温情地看着我并作着安排。

    我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上天的恩赐还是我的幸运,使我人生有了这么一次机遇。原来春节过后,县里召开全县教师大会,一开就是十多天。我们公社教师的住宿和分组讨论是在龙山宾馆,集中开大会是在林县剧院。我被公社教办抽在临时设立的办公室服务大会。大会期间,我写了一份会议动态被大会简报采用。教办主任李有仓让我用手写方块字重新又抄写了好几遍,然后挑出最好的一份拿去。当时我不知情,后来才知道我这次被抽调就缘于此。

    我确认这不是在做梦,按老秦给的路线,神情激动地到党校报到去。

    县委党校座落在北关街中段路西,原为县政府所在地。据史料记载,党校前身为县委党员训练班,初建于1949年5月。1959年9月正式建立党校。后几经迁徒,1973年4月又迁回北关原址。

    我过了北吊桥又向前走了三百余米,拐进路西的西文巷胡同内,一个挂着“中共林县县委党校"字牌的青砖扇形大门映入眼帘。进门是个空旷的大院子。进门左边是个能容纳三百多人开会讲课的礼堂,礼堂的西北角是个大食堂。靠右大院南北两排是办公住宿的平房。院中央有一座时代久远的两层古式阁楼,穿过中间过厅,有一个四合小院,全是青砖琉璃瓦,屋脊两头装有鸱吻的古式建筑,南北两座还带有四根圆形立柱的前沿,东屋北角还有一个高出屋顶很高的四方形瞭望台。我就被安排在东屋东南角的一间,紧靠着三间党校资料室。分配给我的工作就是刻印材料和管理资料室。

    一个星期过去了,大队干部打了几次电话催着要我回去。我给党校领导说明情况请假回到村里。大队党支部书记一见面就劈头盖脸地一顿数落:"你一走这么长时间不回来,就不怕耽误学生上课"。

    大队支书说什么也不让我再到党校去帮助工作。因当时我是民办教师,去党校工作只是个抽调,也不存在办理什么正式手续。之后终于在公安局驻队干部的协调下,让我父亲写下“如县里抽调结束,回村没有教师岗位,不再找大队干部的麻烦"的保证书才让我离开了学校。

    现在看,若没有当时父亲横下一条心写下的保证书,我肯定也就失去了这次进城在党校工作的机会了。

            “跑满台的小伙子"

    当时党校教职员工就十几个人,也就数我最年轻。我满怀激情,很快就熟悉并适应了工作。

    那时党校培训县、社、队三级干部一期接着一期,也根据政治形势不断地调整着学习的内容。印发学习辅导材料的任务很重。刻腊板、油印、装订、分发学习资料常常通宵达旦。资料室里有一台旧打字机,经重新购置新字盘。我很快学会了打字并成为县里为数不多的第二代打字员。

    培训县直单位的干部还轻松一点,不用安排食宿。可培训社、队两级的干部就比较麻烦。他们自带铺盖卷,住的的是大房间,吃的是大锅饭。开饭时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为就餐有个好的秩序,我帮助事务处用红、黄、蓝三色纸打印成早、中、晚的小方块餐证,让学员凭证就餐。开饭时我也是主动到窗口分发馍头,端饭端菜,只等学员们都吃好了,我和服务的人员才去吃饭。

    党校老师讲课大都安排在上午,下午和晚上是分组讨论和自学的时间。这期间我除了做好我份内的工作,像提前组织好会场的点名,调试好讲课的扩音器材,给讲课老师倒开水,分发学习资料和收缴学员心得体会等杂事我都一马当先。

    图书资料室有不少图书和订有多种报刊杂志,我都把它登记造册,分门别类摆放整齐,服务学员借阅并办理好登记手续。

    办班期间还要帮助老师组织学员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定期不定期地在黑板报上更换学习班动态和表扬好人好事。在墙壁上举办学习园地专栏,张贴学员学习成果。还时常被县委宣传部抽去帮助誊抄领导的讲话稿,到印刷厂去校对为全县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发放的《学习文选》付印前的文稿。

    1977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发行,6至8月份,党校连续举办了四期国家干部和大队理论辅导员学习班。在党校领导的鼓励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我经过参阅大量资料和精心准备,担当了两个课时的讲课任务。

    第一次上台面对近二百多个学员,我心里“澎澎澎"直跳,激动的同时也有点紧张。讲课完毕,学员们给以了长久而又热烈的掌声。

    自上台讲课之后,学员们见面就喊我叫"老师"。党校的同志和不少学员伸出拇指夸赞我是“跑满台的小伙子”。

                在阳光哺育下的成长

    生活在党校这个大家庭里,我就像一个婴儿,在母亲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着。

    当时我只是一个临时工,月工资才四十多元,还需要用工资到生产队买工分。开班期间是用钱和粮票购买餐证吃大锅饭。平时就是用从老家带的粮食,点个煤油炉煮饭。校长王广琛看我粮票短缺,把自已节省下的粮票塞在我的衣兜里;感冒发烧了,老炊事员李兴顺瘸着腿把热汤端在床前;衣服脏了,郝万明家属大嫂手把手教我洗衣叠被;油印学习资料,校医玉海苏帮我翻掀纸张;学习备课,张兴凯、王吉祥、安宏义等几位老师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单位让我拿三十元钱购买了总务处使用的一辆破旧自行车。

    党校是党的干部学校,是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干部素质的阵地。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学习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方面的理论。培训的重点是党性教育以及党在不同时期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因而我在得天独厚的阳光哺育下不断吮吸着政治的营养。如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我都通读多遍。毛选五卷更是床头的常备。还有艾思奇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陈云同志文稿选编》、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章》(修改草案)等我都摘录了很多学习笔记。哲学是思想认识的总开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学习方法论和实践论,运用唯物辩证法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及早地滋养着我的灵魂。那两年我还成为县广播站播发理论专题节目的特约撰稿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在党校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感受着信仰的魅力,收获着知识甘露,更感到了成长的快乐。

    1979年春,县委宣传部召开全县优秀通讯员表彰先进及经验交流会议,我受到了表彰奖励。之后我在工作之余多年坚持不间断地写一些通讯报道并在电台和报刊上发表。荣幸的是1985年经省劳动人事厅批准,林县获省、市级的优秀通讯员奖和农业、医学方面奖的八十余名同志被正式录用为国家干部,我是其中的一员。

    1981年北关老党校被拆迁开发,随之搬迁到位于县城仓口街西头南侧原河南省冶金地质公司“7.21”工人大学的大院内。

    我经历了党校在北关旧址上最后五年的时光。虽然老党校的旧貌早已逝去,但她那母亲般的温暖却永远留在了心间。

              2018.8.1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党校情怀(我在党校里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ri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