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确定自己的权利界限
养育过孩子的成人,都知道两岁半之前的孩子都非常顺从,到三岁,孩子就开始变得不好管理起来,他们总是故意去做那些你刚刚制止他们做的事,有时这种行为也并不是在探索,而是在试验如果做了你不让他做的事,你会怎样?虽然他们还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别人的权利,没有将“权利”这个词与自己的行为真正配对,但他们的确在探索“我”可以有哪些特权,这时出现的最常见的情况是孩子与成人的较量
欢欢和乐乐是一对双胞胎,乐乐是弟弟,两个孩子的体重在刚出生时差别很大,弟弟要比哥哥胖好多,可是到了三岁的时候,哥哥变得非常健壮,弟弟却显得非常瘦小,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家人非常担心,对弟弟百般呵护,可是他的身体并没有因此变好。
老师们发现,乐乐总是情绪很坏,不容易找到可做的工作,经常找机会哭闹,有时候,只是干哭没有眼泪,更多的时候哼哼叽叽,显出很不舒服的样子。家人带他去做身体检查,结果显示他在器质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进行调整,老师到他们家观察,发现乐乐总是用哭闹和不舒服的表现将妈妈吸引在身边并且独占妈妈。为了不让他哭闹,妈妈对他有求必应,相对忽视了哥哥。这样,欢欢只好自己努力寻找游戏和工作的乐趣,逐渐建构起独自工作和享受的习惯,但是由于在妈妈身上得不到像弟弟那样的关怀,他总是找机会欺负乐乐,并仇视地对待成人。如果别人想安抚他下,抱抱他,就会显出很紧张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懂得就最好的爱选段 作者:李跃儿有一天,乐乐要妈妈抱着他。妈妈将他抱起来,他便什么事也不做,待在妈妈的怀中。抱了一会儿,妈妈对他说:“现在下去工作吧。”乐乐表现出非常痛苦的表情,说自己不会站。妈妈已经接受了老师的指导,知道乐乐在试图独占妈妈的爱。于是妈妈将他放在地上,说:“如果不会站,你就躺着吧”乐乐真的躺在地上,扭动着身子说要站起来。妈妈说:“你自己站起来。”他说:“我站不起来。”妈妈说:“我知道你能站起来的。”乐乐反复说站不起来,并大哭起来。妈妈坐在他的身边,平静地看着他,开始倾听。乐乐哭得声嘶力竭,妈妈忍不住掉下泪来,想抱他,但是想起老师的建议,还是忍住了,两个人就这样僵持了很久。 乐乐一边哭一边偷看妈妈的表情,他明显是在试探妈妈的忍耐叔尺,想从妈妈的脸上找到崩溃的迹象,好进一步占有妈妈。妈妈一直坚持着,最后乐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妈妈伸出一只手来。”妈妈按他的要求伸出一只手。乐乐又说:“妈妈要仲出两只手。”妈妈伸出两只手后,乐乐又说自己站不起来。这时,乐乐发现他向妈妈提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便又试验进步的特权要妈妈把他抱起来,这样他就又可以占有妈妈的身体。 为了让乐乐发现他的权利界限,妈妈将手缩了回去。问不想起来
乐乐哭着说:“想起来
妈妈:“你起来
乐乐:“要妈妈抱
妈妈:“妈妈拉你,你可以起来的
乐乐:“要妈妈的手 。” 妈妈又像刚才那样伸出一只手,乐乐说:“要两只手。”妈妈伸出两只手,乐乐又回到了刚才那个程序,踢蹬着要妈妈抱。孩子在试验自己的特权时是非常执着的,这就要求成人有极大的耐力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权利边界。如果妈妈只为了自己省事,放弃了这个重复又繁杂的过程,一把将乐乐抱了起来,这个麻烦就可以立刻结束了,但是乐乐仍然无法获得成长,也不能发现自己的利边界,以后也会在这方面概念模糊,会无意识地侵犯别人的疆界
懂得就最好的爱选段 作者:李跃儿在妈妈的坚持之下,乐乐终于将手伸给了妈妈站了起来,并提议说要听故事。接下来,妈妈将欢欢也抱在自己怀里,乐乐带着羞涩的微笑和哥哥一起分享妈妈的故事。通过这次事件,乐乐会发现妈妈是两个人的,欢欢也有享受妈妈的爱的权利。在孩子探索权利边界的时候,成人对孩子最好的帮助是让他发现自己的权利界限有多大,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和不高兴,就放弃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