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57.学习苏轼的《满庭芳·三十三年》

157.学习苏轼的《满庭芳·三十三年》

作者: 山水凡夫 | 来源:发表于2023-12-05 20:00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
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
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
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
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
步携手林间,笑挽扦扦。
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
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此词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末作于盱眙。

词作逢故人而作,故紧扣双方落笔。上片首三句以“漂流江海”和“烟浪云帆”八字总结自己与故人分别数十年间的宦海浮沉,寄慨良深。“故人”二句以故人之“惊怪”眼写自己憔悴之甚。

“我自”三句以故作不解的问句写故人与自己品格相契,都因“疏狂异趣”而“强自取折”。“流年”补出与故人相见的时地与环境,与上面的议论和感慨情景相合,烘托穷途末路的羁旅之思。

下片前半照应词序,转写与故人携手林间的南山之游,下半借眼前景色抒万里归思。

作者十年前即有“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醉落魄》)的深情慨叹,四月间离黄时又发出“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的沉痛呼喊。

此刻以戴罪之身前往汝州,时至岁尾,却因天寒船冻,困守泗州,与青年时代家乡的故友相逢,其复杂难言的心情是不问可知的。

“莫上”二句语婉曲而意层深:与故人携手登高,是为了眺望彼此共同的故乡。但放眼望去,紫绕眼中的只是云海苍茫,那么,还是莫上孤峰尽处为好吧!煞尾三句情愈转深。

说自己因对方的询问而梦回故乡,其实作者的乡思何尝需要提醒,“万里家山”何时不在“一梦中”(《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这样写既扣紧对方,也使措辞更显回环,行文平添曲折,余波杳渺,荡漾生姿。

有人说结语妙者如美人临去秋波一转,令人魂魄欲绝,于此可以见之。词作表现潦倒寂寥的心绪和思归不得的乡愁,但言语之间仍然透露出“疏狂异趣”的不屈个性和旷达胸襟,殊可贵也。

相关文章

  • 满庭芳 三十三年 苏轼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苏轼《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

  • 满庭芳(苏轼)

  • 今日新作

    一、 宋-苏轼《水调歌头》。 二、 宋-黄庭坚《水调歌头》。 三、 宋-苏轼《水调歌头》。 四、 宋-苏轼《满庭芳...

  • 【宋词·博学全才苏东坡】《满庭芳·三十三年》

    《满庭芳》 宋·苏轼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 简评苏轼之《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

  • 满庭芳.佳人(宋、苏轼)

    《中国诗歌集》CJA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索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

  • 随笔(满庭芳—一苏轼)

    苏轼达观豪爽?可是我有时读他的诗感觉是那种刻意追求的豪爽,不是发自内心真正的那种情感。三番几次的贬谪,意难平,无奈...

  • 摘抄06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

  • 满庭芳·蜗角虚名

    满庭芳·蜗角虚名 宋 ·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7.学习苏轼的《满庭芳·三十三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zx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