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冲突未解决的后果
第九章 畏惧
1、最惧怕的事就是有人揭发他的过去。
一个神经患者,为了获得平衡,有着一个叠着一个的防御机制,这个时候达到了一种静态机制。他以伪装开始新的生活,但是这一事实就变成了新冲突下的暗流。
2、冲突加剧的原因是:每一种新的防御机制都会进一步损害患者和他人的关系,而冲突却恰恰来自于这一点。
而且,虽然建立了很多防御机制,但是基本冲突依然存在,基本冲突被防御机制所改变了形态,从而出现了新的防御机制,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慢慢地,他越来越无法改变自己。
3、恐惧内心虚假的平衡会被打破。
经验告诉患者,这种平衡会很容易打破,也可以理解为患者常常能够接触到“自己”,他会莫名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兴奋、疲惫等。
4、恐惧平衡被打破的外在表现是害怕精神失常。
这种恐惧是暂时的,当患者进入一个对他来说具有损害性的环境,比如一个女患者认为自己是心平气和的,当她在困境中感觉到了无助,暴怒的时候就会产生恐惧,害怕自己有精神问题。也就是说,为什么一个我认为不该出现在我身上的情绪发生在我的身上,这让我恐惧自己是否得病。
5、对精神失常的恐惧多数是由无意识的愤怒引发。
我感觉之所以这样说也许是因为精神失常的状态常常是带有攻击性的。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恐惧,患者就会感觉莫名有一种恐惧。有意思的是:通过外化作用,无意识的愤怒会让患者害怕外界一切潜在的毁灭性力量。
6、恐惧失衡会在改变新环境的时候被触发。
当患者在准备旅行。搬家换工作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潜意识的恐惧,而且当患者询问咨询师精分会不会导致他的家庭破裂,改变宗教信仰的时候,也是在表明患者恐惧平衡被打破。
7、还有一种是恐惧暴露,越将这种恐惧外化,就会越担心别人识破他。
暴露恐惧在进入新环境。开展新工作、各种能够让他显眼的活动都会让他产生暴露恐惧。如果成功,他就会认为自己逃过了一劫,然后恐惧下次暴露自己,而且更加确认自己是骗子。
8、暴露恐惧产生的形式:害羞和被称赞时会警惕
含羞本来就代表着掩盖自己的一部分。而被称赞时警惕常常会想:他们现在喜欢我,可是他们真正了解我以后呢?肯定不会喜欢我的。
9、为了解决暴露恐惧,一方面会回避考验性情景,而是完善自己的骗子形象,让自己骗术无懈可击,即完善在别人眼中的自我。
10、如果暴露了,患者会恐惧遭受嘲讽、羞辱和鄙视。恐惧随神经症降低而降低。
患者对平衡遭受威胁的恐惧,源于防御结构的不稳定;对被揭露的恐惧,源于无意识的欺骗,而对于遭遇恐惧的恐惧,来自于受损的自尊心。 无论理想化形象的产生还是外化过程,都是患者用来弥补自尊心的手段,虽然这两种做法都加剧了对自尊心的损害。
11、跷跷板的两端有着完全不同的患者。
一端是患者的理想化形象,优秀、进取、独特。另一端患者贬低着自己,抬高他人,远离自我,重视别人的看法,像是一个虚幻的影子。
12、暴露恐惧会让患者远离他人,甚至对他人产生敌意。
他不敢以任何形式接近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不敢表达意见,即使他真的有可能有所贡献,他不敢争取更高的职位等等
13、凝缩作用在恐惧中
凝缩作用:压缩上述恐惧以及在神经症中的其他恐惧。患者有两个态度:一是置之不理,自以为看到细枝末节就足够了拒绝改变;二是急于改变,但是并为对其有太多了解,他认为仅仅有让麻烦消失的这个想法就能解决问题。
14、患者害怕改变自身以外,害怕因改变所造成的的糟糕局面。
15、所有的这些恐惧都产生于未解决的冲突,它让我们无法面对自我,所以想要获得完整的人格,必须拿出勇气直面这些恐惧。如果说它们是救赎路上的炼狱,那不管多么艰难,我们一必须闯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