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6月在国内放映,朋友约上我周末去看,周末的天津,暴晒。
十年后的千与千寻上一次看,还是十几年前的暑假。那时候的观影大多是在家用台式机上看的,小小的方形电脑屏幕,怪诞的奇幻画面,粗糙的画质,空灵的旋律,千寻与白龙模糊的感情线,还有似懂非懂的剧情. 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初的印象,好多场景在当时看来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
十年后的千与千寻电影设在了儿童厅,看电影时,朋友跟我唏嘘这哪是给孩子看的,无脸男好吓人。好吧,我承认十年前看与十年后看,无脸男的首次出现,都让人害怕,片中傍晚夜幕下华灯初上,怪异的各方神明,涌向汤屋,那场景现在看来像极了光怪流离的城市,车水马龙的街头。
电影结束后,朋友问我与我十年前看有何不同,我想了想,大概是十年前未曾感受千寻刚到汤屋时的无助与慌张。十年后,我默认了千寻与白龙分别,再也无法相遇。
十年后的千与千寻随着年岁的增长,离开学校,开始工作,汤婆婆在电影中说这里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不需要笨手笨脚的人(精简了下台词),汤屋的设定像是社会的缩影,电影中的每个角色各就其职,即便是锅炉爷爷的小煤块也有纪律有组织的,千寻刚来到汤屋,好像初入社会的我们,磕磕绊绊,笨手笨脚,能做的工作有限,她像我们大部分人,却又不像,千寻是幸运的勇敢的,因为她还有白龙的帮助和陪伴,有一幕白龙在花丛安慰小千的时候,我泪目了。
因为在成年人的生活里,无助与失望时,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承担,所以呐,宫崎骏爷爷的动画里给予了千寻这个角色与我们最大的共鸣点,又给予了这个角色独有的幸运。
十年后的千与千寻“一直向前,不要回头”,白龙对千寻说的话,这样留白的结局,现在看来,有遗憾,有伤痛,确是意料之中。看了很多结局分析,这些结局,像极了我们不同年纪时,不同的告别方式,年少时的告别总说会有一天会在见面呐,成年后的我们默许了离别再难见. 这是成年人的无奈,在白龙开口时,心中默认接受了他们不会在见的结局。年少时保有的期待在经历漫长的岁月后,才明白大部分的告别是永远的.
十年后的千与千寻二刷千与千寻时,理解了无脸男这个角色,他像我们,一个人做地铁穿梭在城市间,在人群中渴望爱与被爱,期望与失望并存。
十年后的千与千寻这部片子的魅力,在于它被排片排在儿童片场,却感动了一屋子的成年人。
谢谢你,宫崎骏。
十年后的千与千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