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㡳,上海复旦等大学学生5千人至京请愿,敦促政府出兵抗日。蒋接见了请愿学生,提出了两个办法,一是返校安心读书;二是去南京孝陵卫新兵训练处报到,正式入伍当兵参加抗日。蒋训话完毕,众人皆领受而回,无一人去新兵训练处从军。
前几天央广新闻发了一则新闻,要求人们存粮,晚上回去吃饭时,听公司很多人都在讨论在事,做饭的阿姨问我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的要和美国打战,我没说什么,只是淡淡说了句不清楚。
若说要存点什么的话,我想存点智慧。
其实我有时真的很想去说些什么,尊重自己说话权利,但是想了想,就算说了又能怎样呢?企图去改变一个40年已有认知的人?她能不能接受是一回事,我说得好不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阿姨的话每天都特多,有时我实在不想听,但也好去反驳些什么,只是觉得没有必要,浪费自己精神成本,意义也不大。说得不好反而会得罪她,不利于在公司和平,重点是好处并不大,无非就是呈口舌之快。满足一下心里快感。
回来时我在想,人的一生真的没必要去奢求别人理解,很多人光活着就已经很累了,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同样认知水平,去理解,去关怀他人。
所以我始终觉得交朋友,彼此同频很重要。那种你可以毫不掩饰地交流,不用担心对方会看低自己,不需要拐弯抹角地解释,也能被对方精准地接收到。这样的人可能很少,也确实需要花些运气才能遇到,如果有幸遇到了,我们要珍惜。
想起《相约星期二》
米奇·阿尔博姆说: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
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
在些年,听老板聊天,总结一个道理,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自己情况下,尽可能说他人想听的话,在很难,但在就是人情世故。
朋友说:做市场总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时间长了就练就了一个本事:对方是说真话还是在吹牛基本能精确判断,只要对方吹得不过份,我是会装糊涂的,一脸相信的听得津津有味,因为人都有一点虚荣心,有时候说话难免会夸大,千万不要傻乎乎的去拆穿,看破不说破,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好。
前几天在听中庸之道。其中有很多不同解释,我最喜欢的是那一类呢? 是猛子说的:
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就是说,中庸不是要你执着于中间道路,你执着于走中间道路,以为由此接近真理,但执着于中间道路而不知变通,跟执着于极端又有什么分别。执一也好,执中也好,都是执。
中庸之道,不是走中间道路和稀泥,而是不怕走极端,又不是一走极端就非永远走极端不可,能撤回来,还能翻转到另一个极端,在极端之间自由往还。
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该动就动,该止就止,这才叫中庸;动如乌龟不是中庸,该动它不好好动,那就是爬得慢而已。
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莫大智慧。
《小故事》
大草原上,猎豹妈妈带着三只小猎豹打猎,误入狮群领地,雄狮冲过来了。大多数时候狮子猎豹两种猛兽井水不犯河水,毕竟彼此都不在对方的食物链上。但雄狮并不介意顺手干掉几只猎豹幼崽,因为双方多少还是有竞争关系,狩猎对象是一样的,将来多几张对猎物下口的嘴不是什么好事。
猎豹妈妈完全不是雄狮的对手,它自己跑掉就是了,没什么动物比它跑得更快。但是,它带着三个娃。它可以跑,娃怎么办?
生死关头,猎豹妈妈不退反进,朝着冲过来的狮子摆出进攻姿态,发出低吼,露出獠牙。
你觉得猎豹妈妈能战胜狮子吗?
不能。
它知道自己赢不了狮子吗?
它应该知道。
狮子知道猎豹妈妈赢不了自己吗?
应该知道。
那猎豹妈妈在干吗?
不知道。
猎豹妈妈明知自己不是对手却还要硬上,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运气好能打赢,也不只是因为爱自己的儿女,冲昏了头脑,而是经过了一番算计。这算计我们第三方看着不好理解,但倒过来从狮子的角度就好理解了。如果你是那头雄狮,面对这么一头要发疯的猎豹妈妈,你会怎么选择?
不想打架了,因为打赢了好处并不大。
对的。这是真真正正的打赢了又不能当饭吃,狮子并不吃猎豹。干掉猎豹妈妈的好处很有限,只是消灭几个潜在竞争对手,但猎豹毕竟也是大猫,干掉它自己不会不付出代价,肯定会受点伤,万一伤到眼睛腿脚这些要害部位的话,麻烦就大了,不划算。
所以,当猎豹妈妈决定拼命时,跟它拼命并不符合狮子的利益。
所以,猎豹妈妈发了疯要跟狮子拼命的时候,它其实并没有发疯,而是因为算准了狮子的利益所在。
果然,雄狮停止前进,伏下来舔毛。猎豹妈妈带着娃逃走。
如果猎豹这时候以为是狮子怕了它了,不仅自己不走,还要把狮子从自己的领地逼走,结果会怎样?
狮子没办法了,只好干掉它。
是的。猎豹妈妈之所以能在与狮子的对峙中全身而退,并不是它比狮子更强,而是因为它给了强者以选择,而强者的选择对它也有利。如果它错以为狮子是纸老虎,得寸进尺,狮子就没得选择,大家两败俱伤。这对狮子确实没好处,但对猎豹更没好处:狮子受伤,猎豹会死。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85309/0264b00a7469243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