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老师讲的是“如何通过合适的形式结构来呈现小说的情节”,也就是要讲让情节更有意味的一些模型。
主要谈两个模型,这个问题和小说的结构有关。
石老师从情节的推动和完成这个角度入手。强调小说中的各个元素、主旨、人物、结构、情节这些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也很奇妙,情节的推动不仅和构成情节的动力有关,也和情节的表达方式呈现形式有关。
有时候你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形式,好像形式本身也就有了原先情节以外的意义。
在形式的完成过程中,小说好像构成了新的情节,属于内容层面。
我们原来总是说形式和内容要统一,形式要配合内容,好像形式是表,内容是理,形式是气,内容是道,好像是这样一个关系。
这种传统的认识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准确的。
当然也有一种理论,他认为形式本身就是内容,作家选择了什么样的形式,就代表了他对于内容的看法和构思。
对于这方面的理论问题,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找一些相关的理论着作来看。
真理越辩越明,我们还是从小说本身入手,看看小说的情节和结构方面存在着哪些比较成功的范式。
当然这也是前辈作家写作的经验。
石老师讲的第一个要点,是用冰山理论来呈现比表面情节更多的内容。
冰山理论,是一个在小说界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的写作方法。
它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为什么叫冰山?
顾名思义冰山露在海面上,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科学研究大概也就是1/10,那么还有9/10的冰山是在海里,在海面之下你是看不到的。
其实我们看电影泰坦尼克号就可以知道,露在外面的冰山不易察觉,当你看到冰山的时候,船已经撞到水面下的冰山山体了,然后就冰海沉船了。
有好多小说就是这样,字面上所呈现的情节其实只是全部情节的一小部分,它往往非常简单,场景也非常单一,推进情节所需的时间也不长,但就在貌似简单的情节下面,却有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广阔的隐藏情节,而情节后面还有情节的结构,也通常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象征或者说是隐喻。
小说的内容要远远多于文字所呈现的内容,你能想到的绝不只是你能看到的。咱们中国人老说言外有意,经常还是说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是从比较微观的层面来说的,但这个冰山理论它就相对宏观一些,它是从结构从呈现情节的总体方式上来说的。
使用冰山理论最著名的一个作家就是海明威。
我们都知道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是非常朴素的,修饰极少论理,它更多的是呈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而这种朴素的笔法如果没有言外之意,没有情节之外的情节,就真的朴素真的简单了。
但同时海明威又是一个非常深刻的作家,他不可能仅仅呈现小说的字面内容,而且在海明威那往往是篇幅越短小,看起来越简单的小说,它的隐藏情节或者说它的隐喻就越宏大,海面之上的冰山一角越小,底下的冰山就越大。
学习小结:
这节课让我对如何通过合适的形式结构来呈现小说的情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明白了,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是简单的表与里的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塑造的。
冰山理论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它告诉我们,小说不应该只是表面的呈现,而应该通过表面的情节揭示出隐藏在海面下的深层含义。这种含义是丰富的,可以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社会的背景、文化的价值观等等。这种呈现方式让我对小说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写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海明威是使用冰山理论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朴素,但却又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他的小说常常是表面简单,但背后却有着丰富的隐喻和象征。这种写作方式需要作者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也需要读者有敏锐的洞察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