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出家人说的“戒”(1)

出家人说的“戒”(1)

作者: 笑拂凡尘 | 来源:发表于2021-01-03 19:02 被阅读0次

我们很多人一提到出家人的“戒”,就认为很复杂;一听说哪个出家人把“戒”挂在嘴边或心头,就认为此出家人必是“高僧”。

可是,我们真的了解出家人的“戒”吗?我看我们很多人未必了解,包括一些出家修行人都未必了解佛家所讲的“戒”为何物。

这几年本人也时有接触佛教文化,现在本根据自身对佛教文化的理解,来说一说对佛教所说的“戒”的一些看法,以供各位参考指正。

我们都知道:佛教中有这么一个出家人普遍认可的修行方式,那就是修“戒定慧”。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修行人把“戒”排在了最前面。

尽管如此,可大家知道这里的“戒”又指的是什么呢?实质上指的就是佛家所说的与“贪嗔痴”有关的人世界的一切不合理要求和欲望。

那么佛教为什么提倡人们要“戒”掉“贪嗔痴”呢?原因是:佛教认为“贪嗔痴”是引起人类仇恨祸端的根苗;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认清“真我”的障碍。

因为有着以上的原因,再加上佛教出家人是一群以修行为主的特殊群体,为了便于修行和规范,因此佛教才创建了“佛教戒律”。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这么明白一点:佛教中的“戒律”的建立是为了帮助修行的。记住:是为了帮助修行,而不是说“戒律”本身就是修行的直接方法。

我为什么在这里这么说呢?因为有很多修行者或佛教出家人往往会把“戒律”看得过重,而偏轻正式的修行方法。

举个例子:比如你“戒”了荤,会不会增加修为?单纯的戒荤当然不能,你还要认真修行才行。

就像有的修行者(出家人),把“以戒为师”整天挂在嘴上心里,就认为自己修为已很高,而不再认真修行。这样的做法,又怎么可能会增加修为。

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传法开始之时,佛教最初是没什么“戒律”的。那时只要相信佛法,以平常心行平常事的修行就行。

后来佛教教众多了些,为了便于管理和与别教的区分,佛教才逐步制定了“八戒”“十三戒”的戒律,但也只是对教众提出了一些非常简单的基本要求。

可是再后来,佛教的“戒律”就越来越多了。从几十条到几百条,后来达到几千条上万条戒律。大家只知道佛教“戒律”越来越多,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戒律”会增多?

我来告诉你。

答案是:后世的修行者智慧不够,越来越迷失“真我”,难找回此“本来面目”。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出家人说的“戒”(1)

    我们很多人一提到出家人的“戒”,就认为很复杂;一听说哪个出家人把“戒”挂在嘴边或心头,就认为此出家人必是“高僧”。...

  • 夏坝仁波切讲授《欲求解脱勇士之心宝》(十)

    1.调伏的戒行有几种?调伏的对象有几个? 调伏的戒行有三:一是以别解脱戒而调伏。如果是出家人,比丘以二百五十多条律...

  • 出家人的慈悲来自哪里?

    提起出家人,除了“光头”戒疤“”阿弥陀佛”之外,被大家提及最多的词就是“慈悲为怀”了,仿佛除了慈悲,对出家人就没有...

  • 吃素与吃荤

    作者:学山禅师 问:师父好,我去年受的梵网经菩萨戒。这个戒是通出家人的,持起来很严格。在家五戒里只戒杀盗淫妄酒。而...

  • 僧人破戒不可说《2》我们见到不如法的出家人,例如出家人吃肉、喝酒

    经中还说,出家人堕地狱:出家人犯了大戒,没有及时的忏除掉,结果堕到地狱了,堕到地狱是什么情况呢?如皮球入水、按下即...

  • 红尘是最好的修炼

    经常听说出家人戒贪嗔痴、戒色戒淫!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真的完全戒掉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一定的分寸上更强的去把...

  • 朝说戒,夕说戒,昼说戒,夜说戒,时说戒,日说戒,月说戒,年说戒!一戒二戒三四戒,五戒六戒七八戒!时光过了七八年,有...

  • 三十六鬼语(6)

    (十)食唾鬼。常受饥渴,唯能食人唾沫以自活。生前以不净食物说为净食,施出家人,或以非所可食之物施持净戒人,因得此报...

  • 三十六鬼语(10)

    (十)食唾鬼。常受饥渴,唯能食人唾沫以自活。生前以不净食物说为净食,施出家人,或以非所可食之物施持净戒人,因得此报...

  • 十八铜人

    “方丈,大事不好了!” “不要慌,出家人要有出家人的样子,你说,发生什么事了?” “十八铜人全部自杀了!” “我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出家人说的“戒”(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hp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