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管别人怎么说,在我心中,都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我的老师,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不管别人怎么看,在我眼里,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可能有些人,觉得自己的老师如何如何,并不重要,不值得尊重。但我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出了社会,如果还有追求,还有追求进步的一颗心,那么,他就会感觉到老师的重要性。一个人,每当处于迷惑之中,如果能够得到别人的指点,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但那个可以为你解惑的人在哪里?所以,连司马光都慨叹,经书易得,人师难求。因此,每一个还在读书的人,要珍惜机会,要勤于,要敢于向自己的老师讨教更多的问题,要谦虚又尊重的向老师讨教问题。
而出了学校,怎么办?我听到别人这么说,人人皆吾师,处处有学问。意思是说,人人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人人皆吾师,如果直说人人都是我的老师,就不对了,就是我敢叫,别人未必就敢答应。其实这句话是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扩展。孔子何等人物,都自称,三人行,必有我师。而我们普通人,说人人皆吾师,是说得过去的,说得不过分的。
如此看来,所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都可以称为师。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我们可以向事学习,认真的向前事学习,至少可以不贰过。
唐太宗说,顺吾者是吾贼,逆吾者是吾师。比如说,你想赌博,那些告诉你哪里哪里可以赌博的人,是想害你的人。诸如此类,就是纵人作恶的,是人之贼。而逆吾者是吾师,更多的一种反思,人为何逆吾,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从而不去做或改正。从这个意义来说,让我们反思,让我们改过,或者让我们向善的人,也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老师。
人人皆吾师,善者正面为师,不善者反面为师。就是仇人,如果他有可以学习的优点,也要偷学过来,以强大自己,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
所以,要善于以人、事为师。因为人是知识的载体,前事是后事之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