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935757/16e4a58e671b23d2.jpg)
“妈妈,我想喝木瓜奶昔。”
“那我去先打木瓜汁,你不要一直玩ipad,眼睛看坏了”,说完去忙乎了。
“香喷喷的木瓜奶昔来咯,宝贝你喝”小橙子接过妈妈手里的奶昔,头都没有抬一下,继续沉溺于平板游戏。
“吃饭咯!橙子过来吃饭!”
十分钟~~~飘过!
二十分钟~~飘过!
“橙子吃饭了,来,妈妈喂饭,乖,一大口,恩,宝宝很棒!”橙子依旧眼睛不离平板,只是歪头接过妈妈的勺子里的饭。
“小荷阿姨来我们家做客了,快叫阿姨!”
“我才不要呢,关我什么事,我要玩游戏!”
“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别介意啊!”
“妈妈,我想要那个超级飞侠!”
“我们家里有一个蓝色的呢,这个只是颜色不一样,不买可以吗?”
“我就要要,我要买,我就要要......”复读机ING
“不能再买了,家里有一样的,再买你也不会玩的,好了,我们去别处玩。”
“哇~~~~~~~我就要要~~~~~~~~~~~~~”开启耍无赖模式,左一巴掌,右一巴掌落在妈妈身上,且伴随着哭喊声震撼商场领空,直逼苍穹。
“好了,宝贝不哭了,妈妈买。”
哭声戛然而止,拿着玩具破泣为笑,笑容里甚至带有几分战胜的得瑟神采。
回到家,爷爷奶奶爸爸又上来嘘寒问暖,宝贝宝贝,小祖宗的。
其实橙子已经------七岁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935757/206eca71ecaecec9.jpg)
孩子是上帝赐给一个家庭最好的“礼物”,是新生命的开始,是生命的延续,备受家人疼爱,捧手心里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事事顺依。
可是,这样百依百顺真的是给孩子最好的吗?他除了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知道什么?他除了认为全世界的美好事物都跟他一个姓,还会思考其他吗?他知道什么是感恩吗?他知道什么是来之不易吗?他除了知道索取,还知道什么?
朋友圈里有一位妈妈总是晒孩子平日里的生活琐事,四岁的宝宝天真烂漫,大眼睛外加一对小酒窝,迷人的不要不要的小甜心。
生日---宝宝给妈妈准备的礼物,一个玩具做的点心糕点!“妈妈,这是送给你的,生日快乐!”配礼物图片+宝宝亲妈妈的照片,幸福感爆棚!
“生日快乐!你女儿好可爱啊,这么有心,果真暖暖的小棉袄!”
“你们只是看到表象,没有看到背后我心酸的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6935757/c79de4c35ff6d950.jpg)
女儿也是她们家的小公举,起初做错事也是舍不得惩罚,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都随了她,后来发现孩子的毛病越来越多,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着重管教。
“甜甜,时间很晚了,再过十分钟要洗澡了,自己先把玩具收拾好”
“马上”
十分钟过了,二十分钟过了,她丝毫没有要起身的意识,妈妈取下她手上的玩具,她望了我一眼,便往地上打滚哭闹,声嘶力竭。
“妈妈强调了收拾好玩具去洗澡的,是你做错了,为什么还哭”
“我还没有玩完呢”边哭边大声吼道。
“那你洗不洗澡?”妈妈声音很中肯,没有任何缴械投降的意思。
“我就不去,还没有玩完呢”边吼着边撕扯着妈妈
妈妈抱起甜甜走向卫生间,一路上甜甜的小手张牙舞爪,妈妈避之不及,那阵势毫不输于战场厮杀,把孩子的衣服强行脱下,抱起就放澡盆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6935757/83cebb19873c4517.jpg)
孩子依旧竭力反抗,水声哗啦啦,妈妈拉起甜甜,一巴掌落在屁股上,声音清脆响亮,世界忽然安静了半秒,接着便是孩子响彻云霄的震撼哭声......
奶奶闻声跑来,被爸爸半路拦截,泪水把孩子眼神里的绝望洒落一地,哭声渐缓,然后妈妈过来完成洗澡。
“过来,妈妈抱抱”孩子怯怯地伸开双臂,妈妈有力度地抱着孩子,亲了亲。
“妈妈喜欢宝宝,洗澡的时间到了,我们应该洗澡的,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你错了吗?下次这样,妈妈还会无情打PP”。
朋友说:之后几次做错事,好言相劝,她基本都会听,仍有顽固之时,我依旧会适度“教训”,再告诉孩子对错,道理。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很费心费力费脑的事情,我每天不仅要花时间去研究饮食均衡,还要考虑自己以及家人的言行是否给她带去错误的意识行为,不知道为了她每天死多少脑细胞。
现今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举,孩子索求的东西,忍疼卖肉都会去满足,更别提稍稍打骂了,可是一味的纵容一味地溺宠,真的是好的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6935757/a7693c59da837da0.jpg)
你的过分宠爱会不会造就他飞扬跋扈,有恃无恐的性格?你过分的顺从会不会在他的内心植入鲁莽自私的种子?
有考虑过孩子在外人面前肆无忌惮、目中无人时,别人会跟你一样去谦让他吗?有没有考虑过心高气傲、趾高气扬,面对人生的挫折时,失败会绕了他吗?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绝佳代表,每一个孩子都会察言观色,每一个孩子都会冒险试探家长的底线,若是你对孩子没有底线,那就别怪孩子对你没有节操。
家长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育孩子思想独立,自尊自爱,自律自强,尊重他人......适当的打,皮外之痛,是给他一个警示,他会意识到父母是有原则的,是有界线的,而且这些都是不可触碰的。
作为母亲,不仅仅要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更要教孩子基本的生活常识,道德礼仪。
教育是一项需要付出大量艰苦智知的挑战,是一项浩大艰难且漫长的工程,在教育的慢慢征途,也要学会对孩子从小说“不”,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则和底线,适当的严苛教育是为了孩子在现实中可以承受住现实的尺子量称,不被别人打,不被生活打,要知道母亲是亲生母亲,而孩子并非后娘所生,打与不打,为母哪有不爱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