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了想,老师想要的学生:听话、不惹事、积极配合老师、家长按时打卡、每天预习复习、带齐学具、雷厉风行、品学兼优。
我想要的路线:麻麻作为朋友圈除讲师之外最能讲道理的“训导主任”,我教给孩子们的都是底层逻辑和思维模型,因为我认为这些积累出来的三观其实就足够正且稳了。
日常我需要他们去经历具体的事件,来自己形成基于这个底层逻辑和思维模型下的应对方式。这其中不可避免地掉坑、把事情搞得乱七八糟(就像芊羽小时候天天在地上爬来爬去爬废了一大堆公主裙和打底裤,但是她有一天突然就意识到了,不爬了,虽然她小学才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很棒,付出的代价就是别人买1条裙子我去拼多多买4条,坏了就丢,但是她理解这件事不是靠我打的)
这是他们需要去经历的事,早期通过经历+底层道理+掉坑成长虽然看起来很笨很慢,但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是创业者思维。谁都可能是错的,所以你要自己去探寻真相。
我想要在学龄早期让他们多去犯错,多去自己找到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的答案,你必须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
你只有落后才知道奋起直追是什么感觉,在安全的前提下,你要去实实在在地碰壁才能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些你要去自己体验,而不是由我来告诉你,来替你走完该走的路。
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都变成这样了,不允许孩子犯错(老师跟我说的既焦虑又生硬),要求一年级的孩子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我记得脑科学里人类负责情绪管理的脑部位23岁才发育完毕,那除了责罚你要如何让一个一年级第一次经历课堂的小朋友做到你想要的样子?端端正正、一板一眼、从无遗漏、品学兼优?这不是跟驯兽一样除了责罚建立起条件反射,我不太明白那些根正苗红的孩子是怎么做到一年级就建立起了大人都不太具备的老师喜欢的一系列品行。
但是理论上来说我觉得我的路线是对的。
我当然可以教给小朋友一大堆低级的套路和玩法,在云南比我熟悉各种打法的人还真不多。最简单粗暴的路当然是做不对就打一顿,但是我只能得到一个听话的孩子。
我想要一个有创造力、坚韧的孩子,技能全面发展,有超高的应辨能力应对各式各样的黑天鹅,所以想来想去,慢慢来反而快吧。
所有的方法套路都要他们自己去得到,你必须要自己犯错、掉坑、思考、总结,这才是自己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