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就是接纳。无条件接纳,是打开关系的重要关键。请注意,这里的接纳通常指的是情绪和念头,与道德法律法规没有多大关系。一些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的行为是不可能做到无条件接纳的。
宝宝的哭,完全合情合理,如果父母不能无条件接纳。那么亲子关系就会因为哭而产生变化了。 比如在孩子哭时,你的内心会不会冒出“养孩子真烦,怎么老是哭”或是“这孩子哭得我想躲起来”。当出现这的念头,是不是是想要逃避这麻烦的亲子关系呢?
说到这,正好想到前不久准备请家长配合孩子教育工作,结果家长直接不来,她的理由是“对孩子无语了,不想来。”这种心理上的远离,比任何伤害都大。
从孩子开始哭的那一声,就是和父母建立关系的时刻。这个孤独的个体,来到一个他不熟悉的世界,却因为哭声,被嫌弃了。他做错了什么呢?他只是想向周围的人表达情绪和需求。如果我们只是刻意的阻止孩子哭泣,就会错失亲子沟通的机会。
书中一位心理医生写道:“我作为家庭心理医生工作的时候注意到,如果父母能够接纳孩子的啼哭,让孩子在情感上有安全感,营造让孩子比较安心的家庭氛围,那么孩子就会改掉黏人、爱抱怨、好斗的习惯,同时变得更有爱心。如果孩子哭的时候,父母总是通过分散他的注意力来阻止他哭,或惩罚他、不管他,那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越长,孩子将来能找回信心、重新学会大胆表达自己情感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大量的研究表明,哭泣的时候,得到父母回应的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哭,不带有评判和责备,及时的出现在他的身边,给予安慰,尝试用语言把他想表达的情绪说出来。如 “刚才宝宝哭了,是不是因为饿了呀?是不是牙齿痛?还是哪里不舒服呢?”“刚才妈妈给你剃头,把你吓到了吧,哭得那么伤心。来妈妈抱抱!” “你是不是不喜欢这里呀!我抱你离开哈”以上是我家宝宝被剃头和逛商场时出现的状况,当他做出哭的反应后,我们给了及时回应,他哭了一会就平静下来了。没有抱怨和责备,接纳他的不喜欢,等到他慢慢适应周围的一切。
让他的情绪自然流露,不强迫不阻止,他自己就会在父母的接纳中自行调整。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57286/5a89ab9b40b2477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