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重庆市
《来自海棠香国的佳音》

《来自海棠香国的佳音》

作者: 欧阳晓村 | 来源:发表于2018-03-16 08:18 被阅读130次
    荣昌新貌

    重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荣昌。荣昌之美,有海棠香国之称。

    荣昌,人杰地灵,历史上出过许多名人,比如赵宗燠、敖馨祖 、张培爵、柳乃夫等;现代的有中央电视台高级编导邓在军、原国家科委副主任赵宗燠、著名党史专家李新、国画家陈子庄、青年作曲家刘青等人。

    今天我要说的故事,是荣昌何木匠的故事。何木匠的实名叫何夕瑞,今年73岁,重庆市荣昌区人,现任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兼任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何夕瑞从小命运坎坷,后来从一个普通木匠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制琴大师……他的一生经历神似齐白石,充满着传奇。

    十二年前,我在中新社重庆分社工作的时候,采访过他。记得初次到何木匠家里采访的情景,原以为,我要采访的对象不过是一个木匠而已。谁知,当我见到他的时候,先前的观念瞬间被改变。只见何夕瑞气质高雅,谈吐风趣,眉宇间透着英气和自信,哪里像是一个木匠啊?分明是一个艺术家呀。何木匠自我介绍说:“你好!我就是你要釆访的人--何夕瑞。”我说:“何大师!您好!”何夕瑞呵呵一笑:”欧阳老师,千万别叫我何大师哈,叫我何教授都行,最好还是叫我何木匠吧,因为这个称呼我爱听。”三言两语,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让我的采访显得十分轻松。步入何家大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花园,绿丛中,开着季节的花,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让人感觉很舒服,我觉得何夕瑞不是一般的懂得生活。

    图为何夕瑞正在检测提琴的质量。

    在何夕瑞的工作室,满眼都是小提琴,有成品,还有一些未制作好的半成品,几个工匠正在忙碌着。要不是我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一个普通的木匠,能与这些精美的小提琴联系在一起。

    何夕瑞说:“想要做一把好琴,必须要选用好的木材。数百年来,国外制作小提琴的材料都是用阿尔卑斯山的云杉和冷杉。我考虑到国外这些木材太贵,在中国能否用其它木材来代替它呢?我想到了泡桐树的材质。民族乐器中,板胡、杨琴、古筝等都是用泡桐树做的,我为什么不可以用它来做小提琴呢?”说干就干,何夕瑞立马动手开始了他的研究和实践。至少,他进行过上千次的试验,但始终难以达到理想的音乐效果。八十年代初期,他把自己做的小提琴拿去四川音乐学院找专家鉴定。一位教授毫不客气的给他指出,“这是你做的小提琴吗?呵呵!外观上还看过得去,你自己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完全像板胡的声音嘛!”当时,这个教授的一番话尤如一盆冷水拨在何夕瑞头上,使他感到很不是滋味。但他并没有气馁,在心里暗暗发誓,我这一辈子一定要做出一把好琴来。

    回到家里,父亲给何夕瑞指出,“你使用的木料有问题。”何父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生物系本科,对生物学有较高的见解。他告诉何夕瑞,影响木料材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理环境还有气象环境等等。土壤中的pH值是可以改变材质的弹性的。因为质在变,琴的音色就不可能精准和稳定。何父还说,”不要单纯的去选木料,要在改造木料上做文章,利用生物技术去改变和固定木料的质。“

    经过父亲的提示,何夕瑞想到了用酒窖发酵的办法来改变木料的质这个办法。先把木料和酒同时放进地下酒窖里,让木料在微生物作用下有效的催化木料发酵。因为地下酒窖里可常年保持恒温,空气中散发的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在合适的温度下完全浸润了木料。多年以后,这些通过改变了质的木料就可以达到做琴的要求了。

    何夕瑞在给小提琴校音。

    何夕瑞做小提琴,全凭手工制作,单是他亲自经手的工艺,就有170多项。2003年,何夕瑞推出了一款全新的自制小提琴,其琴身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用材独特。琴身由上大下小三个圆弧构成,何夕瑞把它命名为“何氏三圆琴。”

    听到何夕瑞讲的这些道理,我感到非常惊讶,这是一个普通木匠能悟出来的吗?当然不是!木匠和艺术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反差,而恰恰就在这反差之中,我又看到了木匠与艺术的和谐统一。眼见为实,顿时让我对何夕瑞肃然起敬。

    “何氏提琴”的品牌,自横空出世以来,叫得很响,远销世界各地,广为行内人士所知。1998年11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一套《万家灯火》在黄金时间播出的“琴师何木匠” 计时12分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历年来,何夕瑞与国际著名小提琴教育家、现为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教授张世祥先生及他的学生制作的国际比赛用琴,均获大奖。全国很多报刊杂志曾对他多次专访。

    资料图片

    据悉,世界著名小提琴神童杨天娲,选用的也是何氏小提琴。

    2003年9月3日,何夕瑞受聘四川音乐学院为特聘教授,全国上百家报刊杂志对此作过相关报道。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重庆卫视以及湖南、安徽、江苏、四川等十几个电视台有约或已播出。

    2004年6月16日,何夕瑞又被西南交通学院(现为西南交大)聘为兼职教授。如今,何夕瑞还是美国环球弦乐协会贵宾会员、中国小提琴制作大师、中国贝司协会会员、四川省小提琴研究会理事、重庆市荣昌区政协常委、重庆市首届艺术大师。

    今日荣昌

    春风拂面,拂动着空气中那些尚存的年味。2017年春节初十这天,我应邀再次去荣昌专访何夕瑞教授。来到久别的棠城,惊叹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整个城市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知在十二年后的今天,何夕瑞教授又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何氏三圆琴

    不枉此行,在何夕瑞教授作品的陈列室中,我一眼就看到了他新研发出来的钟鼎琴,这种琴比三圆琴更为精致。通过何教授的介绍,我知道了正是有了钟鼎琴的研发成功,从而正式终结了中国四百多年来无民族乐器低音琴的历史。

    外观优雅的何氏钟鼎琴

    何教授说,民族低音乐器过去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空白。在外国人的眼里,我们中国除了大胡之外,就没有其他低音乐器了。

    不可否认,中国过去只有一种低音乐器叫大胡。大胡的译义:俗称胡琴,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因作为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然而,大胡因琴身太重、音域受限等原因早已被乐队淘汰。文革中的样板戏,乐队普遍使用的低音乐器都是西方国家的大提琴,所谓洋为中用。五十年代初期,有人研发出一种乐器叫革胡,同样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在有生之年打造一种属于中国的低音乐器,成了何夕瑞的一个梦想,他信心十足的开始了对民族低音乐器的深入研究。何夕瑞从古罗马现象和中国的商鞅变法中发现,乐器的音色跟螺旋定理有关,他认为这是取决于琴发声的重要因素。

    何夕瑞说,别小看琴头上那个小小的螺旋,向上,无限大;向下,无限小。只有把物理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你才有资格去尝试做一把好琴来。谈及自己做琴的动机和选料,他微笑着说道:”必须的,用中国人的思想,用中国本土的材料,做世界上最好的琴。“

    细看钟鼎琴的外形设计显得非常独特。何夕瑞在一旁解释说:“我对琴要求是,第一要好看,第二要好用,第三要符合振动科学。钟鼎琴的定位是民族低音,而且是釆用大提琴演奏方式的一种低音拉弦乐器。”以前,何夕瑞走了几十年的弯路,他为完全摆脱提琴的造型、发音作了无数次的实验,结果又回到原点,这才发现,拉弦乐器不外是两大类,一是胡琴类弓毛在弦中间,二是提琴类弓毛在弦上,而且弓毛在弦上的优势必然多于弓毛在弦中间的乐器。

    要想对一种琴进行改革,说起来容易,而实际做起来就太难了,大提琴是由小提琴派生出来的,其理性科学性毋庸置疑。假如一个人要异想天开的去创造一种新乐器出来,就要重新设计一套演奏法,重编一套教科书,要一个大乐团、一个指挥安全按你的想法演奏和指挥,是不是可行?即使可行,也不是一代人就能做到的事情。因此,何夕瑞最终还是在大提琴的基础上寻求一件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特点、民族音色的低音拉弦乐器。钟鼎琴的诞生,说明何夕瑞成功了。而且,他选用的是重庆本土的泡桐树,确实具有东方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因此,他创立了一种新的学说:《利用微生物降解木材在生长过程中的内应力》。不得不说,何夕瑞的成功,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举,这就是来自海棠香国的佳音,何夕瑞为中国争了光,也为重庆争了光。

    何夕瑞近照

    就小提琴的造型而言,被西方美学家称为是美少女的胴体。何夕瑞说,“我的钟鼎琴造型跟三圆琴一样,依旧不改根据唐朝人的欣赏习惯把杨贵妃作为蓝本:在造型上突出细颈、削肩、丰乳、廋腰、肥臂等特点。”

    2015年12月19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乐器科技系承办的“民族低音拉弦乐器改良与乐器学课程体系建设”落下帷幕,通过18日对入选乐器测评,四川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何夕瑞的”钟鼎琴“获得四重组第一名。这次测评是建国以来最科学、最严谨的一次检测手段;台下由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共十一人组成,对所测乐器凭个人感觉打分;台上由中国音乐学院韩宝强教授团队用目前最先进的测试仪器对每件乐器的客观反映打分:如分贝级、谐振、余音、穿透力等可量化的数据得分多少作判断。台上由演奏者通过触弦、泛音、力度、反响、和弦效果等多因素组合打分。三组合一形成最终分数。

    何夕瑞的钟鼎琴,凭借外观设计、地域特色、选材独到、发音宏亮、松脆通透等诸多优势获得这次测评的第一名,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如果说,有一种快乐是属于何夕瑞的,那一定是音乐!

    何夕瑞的母亲过去是四川音乐学院的高材生,谈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何夕瑞说,这些都是母亲留给他的最大财富。一生中,母亲是何夕瑞最崇敬的人。

    虽说,何夕瑞过去连初中都没有读过,但他从小深受母亲艺术熏陶的影响,特别热爱音乐,正是这是因素为他今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何夕瑞在15岁的时候,就拜了当地的一个老木匠学做农具。20岁的时候,他有过一份正式工作,在当地一家机械厂做模型工。有一年,厂里筹备搞文艺演出活动,正缺一把大胡,托人到处去买都没买到。有人建议,干脆叫何木匠来做一个大胡得了。何木匠心灵手巧,欣然接了这个活儿。经过他的一番努力,终于把大胡做出来了。别说,这把大胡在演出中一炮打响,演奏的低音效果极佳。何木匠能做乐器的消息不径而走,从此有了一点小名气,以后,何夕瑞就真正爱上了做琴。

    说到感恩,何夕瑞只用了一句话来概括:“我并不在乎四川音乐学院给我什么报酬和荣誉,我只在乎,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能实现母亲的心愿,那就是一辈子热爱音乐。

    据了解,现代中国的低音乐器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几十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在这方面的付出都没有取得成功,唯有何夕瑞做到了。

    一个艺术家在成功的道路上注定不平坦,但注定成功!

    何夕瑞教授和我合影留念

    2017年2月6日,我在荣昌完成了对何夕瑞的再次采访,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临别时,我和何教授再次合影,留下了那美好的瞬间。

    诚然,何夕瑞教授今后还有许多事要做。他说道,要对一件乐器进行改革是很困难的,不仅要做到改革成功还要得到大家的公认才行,其中它包含太多太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好在何教授现在有女儿何微接班,何微现在四川音乐学院留校任教。我们期待着何夕瑞教授父女俩对钟鼎琴不断的改进,希望在今后中国的民族乐队中能普遍见到钟鼎琴的靓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栖林之林:不错!👍
        为如此有才气的同学点赞!👍 👍
        也谢谢让我们知道了重庆的能人!👍 👍 👍
        再接再厉!!👍 👍 👍 👍
        🐑 🐑 🐑 加油!
        欧阳晓村:@栖林之林 谢谢鼓励。
        欧阳晓村:@栖林之林 谢谢同学的鼓励!我只是爱好写作,谈不上有才气,纯粹的一草根。

      本文标题:《来自海棠香国的佳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tl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