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恩赐给我们双眼,让我们看明白世界,同时上天又赐予我们眼皮,让我们适当的时候闭上双眼,学会宽恕。
我记得,老舍《茶馆》有一幕:“好在照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宽恕就是闭上眼睛,给错误一个自我反思的空间。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
宽恕是门高尚的艺术。
对爱人的宽恕,是婚姻的美满
一位老妈妈在他50周年金婚纪念日那天,向来宾道出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诀。她说:"从我结婚那天起,我就准备列出丈夫的10条缺点,为了我们婚姻的幸福,我向自己承诺,每当他犯了这10条错误中的任何一项的时候,我都愿意原谅他。"
有人问,那10条缺点到底是什么呢?她回答说:"老实告诉你们吧,50年来,我始终没有把这10条缺点具体地列出来。每当我丈夫做错了事,让我气得直跳脚的时候,我马上提醒自己:算他运气好吧,他犯得我可以原谅的那10条错误当中的一个。"
在婚姻的漫漫旅程中,不会总是艳阳高照,鲜花盛开,也同样有夏暑冬寒,风霜雪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矛盾,如果能像那位老妈妈一样,学会宽容和忍让,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你的身边。
对旁人宽恕,是生活中至高无上的美德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对孩子的宽恕,是最完美的教育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回寺,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像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对自己的宽恕,是走出阴影的良方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报考公务员,笔试成绩名列前茅。前期优势明显,接下来的面试,只要正常发挥,就能轻松过关。前途一片光明,偏偏出了意外,一个很简单的常识问题,她居然从没听过,答不上来。前功尽弃,名落孙山,她再也不肯原谅自己,每天都在后悔自责,逢人就说:“实在不应该啊,那么简单的题目……”她陷在那次失败中出不来了,就如同祥林嫂一样,颓废的走向未来。
宽容是最好的救赎,人有时得学会超脱,我们都认为对别人应该宽容,为什么不可以宽恕自己一回?
诗仙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我们适当闭上双眼,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美好,带着好心情对家人,对朋友,对自己一份宽恕一个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