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11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4-06-12 06:17 被阅读0次
    教学研究||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11

    在革命文化方面,新课标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节选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当代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体现了革命者的英雄事迹,对当下青年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三套试卷都展现了我国新时代的新成就,像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我国科技取得的伟大成就等。例如,新课标Ⅱ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探月”,展现了我国航天工程取得的独特成就。试题还引出了本试卷的作文“抵达未知之境”,由人类的太空之旅联想到每一个人的人生之旅,引导学生思考未知的、不确定的未来人生。阅读和写作构成一个共同的读写情境,联系非常紧密,也带来非常正向的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应该是封闭的,要积极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的未来相融通。

    二是凸显教学评的一体化,落实课标理念,积极衔接教材。思辨性文本、实用类文本、文学作品三类文本的考查,落实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三个专属性学习任务群。新一轮的课改强调整合,提倡单元教学,倡导情境化、任务驱动,这在试题中都有很明显的体现。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强调整合,提出群文阅读的理念,这在今年的试题中体现更为充分,大多数的阅读题,不再是要求学生阅读单篇的文章,而是阅读成组的文章,有的两篇,有的三篇,或经典与诠释配合,或史述与史论结合,或材料前后相承,不断递进。

    比如新课标Ⅱ卷的文言文阅读选了三段文字,分别节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前两则材料是历史记述,一是“魏文轼干木之閭,而却强秦之兵”,二是“子房礼商山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第三则材料是史论,在两个史料基础上所发议论,三篇文章构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厘清三个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思考“力少则修德”的道理,这是对课标整合贯通理念以及教材群文阅读理念的具体落实。

    我作为教材编辑,更关注统编语文教材和试卷的关系,很高兴在试卷中看到很多教材的因素。几乎每一套试卷中,都至少有10处左右和教材显性或隐性的对应关联。比如说,“偷梁换柱”这道试题,选取的梁柱结构图,勾连统编高中教材中梁思成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研究||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xm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