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528996/69e6b1b23bbbd664.jpg)
【缘起】
因慕《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的作者赵星,关注了她的百万粉丝号,昨天看到她的群里有个活动,在召集10个愿意连续21天进行日更写作的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督促动笔的机会,于是欣然报名。
纪律是比较严格的,除了先预交未完成罚款费,还必须每日写1500字以上。10人分成5个小组,两两成对,如果其中有一人没完成作业,小组两人将一同连带被处罚,所预交费用就不退了,作为群红包发放。所有小组成员间必须互相监督、点评,否则也算不达标。
曾经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已对我无效,或许只有这种”大棒加大棒”政策才能让我与惰性挥手告别。
21 天,是习惯的种子从播种到发芽的周期;21天也将是由旧年迈向新年的步伐。打卡"日更"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当下的记录,还有对未来的展望。这是一场用文字演绎的跨年演唱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7528996/bad7c7d32a1b908c.png)
【正文】
一、为什么选择写作
其实我一直觉得写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首先,写作让人可以过一种自在的生活。这种自在的生活不是说因写作赚了多少钱,可以去随便花随便用。而是说写作可以创造一个故事,让我们在里面过任意的一种人生。作者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还是观众。你可以在各种角色间来去自如、自由驰骋。你今天可以当国王,明天可以做乞丐;你今天是囊中羞涩的流浪诗人,明天可以是春风得意的环球富豪;你做厌了男人,可以换个女角试试;你年过花甲依然可以貌美如花,沉浸在众多鲜肉粉丝追逐之中……
其次,写作是一种心理疗愈和自我觉察的方法。当我们在现实中有了太多的防御面具,已经无人敢真言相诉全心托付的时候,写作是唯一安全和全然接纳自己的地方。作为一名人格健全、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是有帮助的。但如果是一名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写作的过程,就是梳理发生事件的过程,有些事件当把它写明白了,自己也就客观地看清楚了。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
于是,因为写作,从此不再孤单;因为写作,从此没有了失意;因为写作,即使足不出户却可以踏遍天涯。
二、写作的目标
这个目标不应是狭义的一件具体事情(公文除外),而是广义的方向。首先要养成写作的习惯,才能有写作的生活。就像我们必须得养成吃饭的习惯,才能活下去一样。而我们所写的东西,它是发展的,是变化的,是灵动的。托尔斯泰在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时候说——“我不想安娜死去,是她自己要死去的”。所以,我们只要养成写作的习惯,按着它的惯性,它自然就会发展下去了。
三、如何写
这个问题也曾困惑住我,但在一次打游戏后有了答案。每次写作,其实就像你打开一个游戏程序,从开始到结束,你说应该怎么打?其实每个游戏者除了避免违规出局,其他都是临场发挥了。写作也差不多吧,只要不违反社会法律法规,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作的最终目的不是完成任务,而是抒发情怀。只要是真情实感,哪怕文词普通,写出的东西也会有生命力,能够娱己悦人。
四、每天1500字的梗
其实,我们平时对家人唠叨,对朋友宣泄的话语远超1500字,不管对方如何被我们施以“言暴力”,我们只图过嘴瘾并且乐此不疲。现在何不转移下对象,把写作当成我们情绪的垃圾桶,也把写作当成我们的心理医生。我们内心容纳不下的东西,可以倒进去,当我们过段时间回顾时,或许会发现其中遗失的宝贝,也或许可以将一些当初的垃圾回收熔炼成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写作,是一次永不结束的"咨询",是自己对自己的“不含敌意的坚决和不带诱惑的深情”。
结束语:
我怀着对《简书》这种可以不分场地用手机写作形式的感激,怀着对互联网时代可以和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们交流的庆幸,结束今天粗陋的文字。
网友评论
总体结构也很有条理,但是怎么感觉后面内容有点官方呢😂读出了教科书的赶脚
个人认为你可以把群主的日更规则手抄一份拍成图片。比你叙述的清晰。一点拙见,你再斟酌一下
我觉得我自己实在写不出想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