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20-《自卑与超越》

读书笔记20-《自卑与超越》

作者: 孔庆芬 | 来源:发表于2020-03-08 18:03 被阅读0次

关于自卑感与优越感、梦境、记忆等探讨,醍醐灌顶。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是一个无比巨大而神秘的宝藏,外在的行为表现甚至梦境都有迹可寻,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有多自卑、有多恐惧、对优越感有多渴望。童年、家庭、学校、青春期,成长经历中的每一个记忆都会对我们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甚至影响至今。但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当然不。决定一个人的并非他的环境本身,而是他对环境的态度和看法。归根结底,取决于你自己。你看待环境的方式,将成就或者毁灭你。

1. 自卑与超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卑感,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因为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自卑感会促使一个人采取行动,来消除自己的紧张。但假如丧失了信心,他不再认为脚踏实地的努力能改善自己的处境,却又仍然承受不了自卑感带来的压力,他还是会继续设法去摆脱,只不过不再试图克服障碍,而是用虚幻的优越感来麻痹自己。

2. 自卑情结:当一个人面对他无法应对的一个问题时,他对自己表示无法处理这个问题,这时候出现的就是自卑情结。

3. 优越感的需要:任何人都有对优越感的需要,同时拥有属于自己的优越感目标,这个目标来自他赋予自己生活的意义

4. (一些案例表明肉体上的反应,比如痛苦、愚笨等,很有可能仅仅是优越感的手段)(愚笨仅仅是他的手段;他的痛苦不过是一种策略,能带来远超过痛苦的回报)我们应该做的是找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以及这种目的和优越感之间的关联。

5. 不了解童年,是不可能理解成年人的。

6. 早期的记忆:人没有偶然的记忆,被一个人从自己无以计数的印象中选出来作为记忆的,一定是这个人觉得对自己的处境非常重要的东西。他的记忆就是他的“生活故事”,是他在生活中反复用来警示或安慰自己的经验之物

7. 在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揭示真相的就是一个人的记忆。而且人的记忆是随时都带在身上,能促使他记起自身的各种局限和经历过的环境的意义之物。

8. 早期记忆的重要性:儿童讲述他们故事的方式,是他能够想起的最早的事情。第一个记忆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最基本的人生观,他对生活的最初感受。这种最初的记忆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是以怎样的事物作为自己生活的起点的。

9. 一般来说,当一个儿童的心中对别人充满敌意时,他绝不会像在想跟人合作时一样,去拓展对他人的兴趣。

10. 梦不是跟人清醒时的生活对立着的,它一定是跟生活的其他行为联系在一起并保持一致的。一般来说,在清醒时我们是在追求怎样的优越感,那么在梦中我们也会关心同样的问题。

11. 梦的感觉:梦境会消失,情形也会不复存在,但那些感觉会留下来。那么梦的目的就一定是在这些留下来的感觉里。梦仅仅是造成这些感觉的一些方式,梦是一种工具。梦的目的是它带来的感觉。

12. 只有在有问题还没解决或还没找到解决方法时,只有在现实的压力不断对人施压并不断制造出新的难题时,人才会做梦。梦的任务之一就是应付人所面临的压力,提供解决途径。

13. 梦的一个目的是对常识的抵制

14. 梦的构成:为什么梦不能用更直接的语言,而是用隐喻和诗的形式来表述?如果不采用隐喻与符号的形式,我们就无法避开常识。梦是违背逻辑的,但它们能引出感觉

e.g. 考试——逃避的心境——悬崖/战争(合理化自己的恐惧)

15. 营造心境。在梦中把问题加以简化,之后当作原来的问题进行处理

e.g. 考试前的梦境:山峰(对成功的期望)——第二天感到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忽视掉困难的一面

在人类的心灵中,预存着各种执行生活模式,并固定和加强这种模式的各种行为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激发自己心境的能力。

e.g. 跳远之前默数一二三

e.g. 飞翔的梦:营造充满勇气的轻快心境

16. 梦的目的是陶醉,欺骗我们自己,正证明了它们之所以难以了解的原因。如果我们完全能了解梦,那它们也就不再具有唤起感觉和情绪的效果,自然也就没有了启示的效果,我们就会更愿意依据常识来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7. 每个人的象征符号都不可能与别人的一样。对于梦,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它残留下来的影响,以及它跟整个生活模式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202004《自卑与超越》你是一个自卑的人吗?

    读书笔记,书名《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书摘======== 了解自卑,超越自卑,...

  • 读书笔记20-《自卑与超越》

    关于自卑感与优越感、梦境、记忆等探讨,醍醐灌顶。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是一个无比巨大而神秘的宝藏,外在的行为表现甚至梦境...

  • 2018-10-09

    读书笔记---《自卑与超越》001 看了《刻意学习》,因而觉得自己应该效仿,坚持写写读书笔记。不期待别人的关注,只...

  • 超越自卑——《自卑与超越》

    读书小队第四本书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周断断续续看完了。 运用了读书小队第二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所以即...

  • 因为自卑 所以超越

    因为恐惧,所以追求安全;因为饥饿,所以追求温饱;因为自卑,所以追求超越。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说,自卑与...

  • 《自卑与超越》:理解生命的意义,切实改善当下处境

    《自卑与超越》阅读分享 阅读书名:《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豆瓣评分:7.7 阅读目的:克服自卑 阅...

  •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1.自卑与超越 最近看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我发现自卑与超越正好代表着人类的两大心理需求,安全感和存在感。 代表...

  • 无标题文章

    记录:自卑与超越

  • 2018-02-28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作 者 简 介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心理学家,个体心理...

  •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精神分析学家、个体心理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20-《自卑与超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zd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