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多的自我苛责和评判,该如何做?
澄清:过多,多少是多?或者发生了什么、怎么样了,让你觉得过多?一般在什么情况下自我苛责比较多?
共情:我也会有,而且只是一点点小情况就会在心里反复苛责。别人没说什么,自己在心里都骂自己一万遍了,不应该这样,怎么会这么做。
合理化:自我苛责和评判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尤其是对自我要求高的人更会有。家庭环境(比如家长总是批评孩子做得不好,缺少肯定)、从小教育环境(凡事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推卸责任)的影响,无形无形中将父母的声音内化。而且我们是普通人,不可能事事做好,有些事情是在所难免/情有可原的。
肯定:肯定他是一个上进、不断提升、改善自我的人,有内趋力。正是因为要求高才会自我苛责。
松动信念:对自己的不允许和不接纳。这份应该里是不是有什么要求,这个要求是一定的么,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能做到的么?如果做这件事情的人是你的身边人呢,你会怎么对待他?那为什么对自己就不允许呢?
人生三件事:这件事的结果真的就是/都是你一个人造成的么?有没有什么他人的原因、老天的原因?更多地理解自己,是情有可原的。
接受的意义:接受现在就是会苛责是不是会让自己内在冲突更少一点?
动机与价值:过多自我苛责和评判,希望获得什么?这样做有让自己朝向那个方向么?会有更力量么?
改变聚焦模式:发生的已经发生了,过去发生的都是应该发生的,我能做什么让自己更好?把聚焦点从过去拉回到现在。整个过程做得都不好么,有没有什么做的好的地方?改变聚焦到好的地方。
意义换框:多思考一下这个过程/这件事情能给你的未来带来什么正向的意义,或者在提醒你什么?
二、做的过程中很容易急躁,又该怎么处理?
[if !supportLists]l [endif]澄清:发生了什么让你觉得很容易急躁?抓一些信念链。
[if !supportLists]l [endif]区分与限定:是很容易急躁么,还是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急躁?
[if !supportLists]l [endif]接受/帮他合理化:
(1)客观因素: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怎样?——看看是否需要关怀内在小孩
(2)动机与价值:做事急躁的背后有什么需求?(急躁带来的意义)
[if !supportLists]l [endif]松动信念:做事情比较急的人,通常处理效率是比较高的。急躁就一定不好么?内在有一份标准,认为不应该急躁,为什么不能急躁,急躁了会怎么样?这个结果是真的么?是一定的么?不允许急躁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if !supportLists]l [endif]四项法:聚焦于自己不急躁的情况,能做点什么让自己不急躁更从容?(觉察、深呼吸、焦虑三问)
[if !supportLists]l [endif]焦虑三问:这件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最差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我能接受么?我能做什么减少这个结果的发生?
enus",Q¶�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