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离开英国的日子,转眼间四年就过去了,简直难以置信。
在离别前夕,和朋友们吃火锅再聚一聚,仿佛真的告别了学生的身份。我们每一个人开始回忆起属于90后的童年:玩四驱车、溜溜球、游戏王卡片、陀螺、去网吧等等。
没想到回忆童年竟然成为了我们感叹过去的主题,看来我们真的“老”了。在英国这四年里,是一个从孩子转换为成人的过程,做了很多从未想过的事情。
第一天踏上英国这片领土,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来到了传说中只在电视画面出现的景象。一开始我还要上一个叫Diploma的课程,这个课程学习一些比较基础的商业知识:经济、组织行为学、会计学、商业学等。
雅思只有5.5的英语渣渣真是煎熬啊,对,不仅是英语渣,学习也渣,渣上加渣。虽然一开始也没有太认真学习,但最后一个月考试还是拼了一把,希望能考到60分以上就能够直接上大二,如果低于60分就要从大一再开始读,这也意味着要多花30万啊!
赶紧拼了命的复习,当时和朋友天天7点钟跑去图书馆,然后晚上10点多再回家,所幸身边刚好有个学霸经常和我讨论问题,有了互动学习起来轻松多了,最后我以60分不多不少的成绩升上了大二!
最让我默默窃喜(不应该)的是,当时在课上英语溜得不行,还说自己一定能上大二的朋友竟然低于60分。
事实上好多平时表现很好的“学霸”都低于了60分,你说我这个学渣是不是有点让人骄傲?到了大二,我选择了经济学,没有选金融与会计有点后悔,因为当时非常讨厌会计,直到大三才听到巴菲特的一句话:会计是最重要的!
霎时间就有点绝望,因为我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喜欢巴菲特,模仿了他的投资行为,偏偏忽略了投资中会计的重要性,还好上了研究生终于有机会读会计与金融。

大二的时候生活还是很无聊,人生没有目标。
后来被朋友带去了教会,英国的教会可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教堂,而是一整支乐队,里面主唱、乐手都很帅很美,人也非常Nice,后面就决定每个星期日都去参加,还是免费的。
另外,留学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还有万圣节,大街小巷的外国人都Cosplay不同的诡异角色,感受到外国人真的自由奔放,与其说他们不在乎别人眼光,不如说身边的人都不在乎对方的行为打扮。
路边的外国人也是嘻嘻哈哈和你随意搭话,中国人看到之后都只能尴尬的附和一下,毕竟我们是内敛的民族。
到了大三遇到了前女友和最好的朋友,他们两个对我改变很大。
高逼格的朋友开拓了我的世界观,让我慢慢开始懂得如何品尝红酒、吃西餐、爱上了手冲的精品咖啡、一起疯狂的热爱学习等等。
那时候考试的最后阶段,我和朋友天天都泡在图书馆,他每天早上来我宿舍喝上一小杯咖啡,然后再一起去学习。到了下午,我再去他宿舍再来一杯茶或咖啡,放松的时候还打打乒乓球,天天如此,有人陪在你身边学习学的不亦乐乎。

这一年是人生唯一一次感到“你不努力一把,都不知道什么是绝望”。我拼劲全力的复习,最后考试结果也不如人意,力不从心,身心疲倦。最后一个学期,我体会了一把什么是真的努力专注,成绩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虽然当时学习很辛苦,但今天要离开了,回忆起来也感觉不过如此,反而让我突破了我的极限,获益不少,让我真正的意识到“比你厉害的人比你还要努力”的滋味。
这四年来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回忆,就不一一细诉,还有赶着启程去下一个地点德国,会在这个地方住一个月就要回国了。
接下来人生的路还有很长,愿自己不慌不忙一步步迈向前方,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