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945天 2023-11-17
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会进入二元判断模式,这种模式会以好坏优劣的方式将事物进行分类。当某种情境被归到“不好的”那边时,我们内心常出现的想法是:这是一个“问题”,得赶快消除才是。
虽然说,消除问题,是面对所谓问题的一种可行的方式,但还有另外一种不同的模式,就是遇到问题时,我们内在先保持开放的态度,用“认识”模式来代替“二元判断”模式,如此接下来我们就不一定只能“消除”问题,而是可以“发展”和问题的新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图片媒材的使用,邀请当事人进入“问题外化”的隐喻开始认识问题的旅程。其次我们找到问题对当事人的正负面影响,从这里触碰到问题背后的渴望,然后再跟着这个渴望听到当事人比较喜欢的故事,经由这些探索与认识,当事人最后发展了与问题的新的关系,有了很不同的看法。
同样,在亲子关系中,当发现亲子困境,如果我们家长能有机会回到自身,先好好和问题说“你好”,并以充满创意的方式,重新与问题建立关系这样的改变,也常常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变化,亲子间的新故事常常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
所以,用认识的心情与问题接触,常可以看见问题的更多层次,看到问题背后的“提醒和善意”,于是理解问题常不是黑白分明的两端,而是有好有坏同时存在。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不一定要采用对立的态度,而可以让此过程成为一种充满学习的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