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习惯说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这里的喜欢也就是兴趣了。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是这样,对于我们所学的科目,我们经常是偏好这科,而厌旧那科。有人喜理,有人却是爱文,这就体现了差别,体现了兴趣。既是如此,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是抑制其兴趣,还是让其发挥呢?或者说我们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这就涉及到学习动机了。关于学习动机,各主义学派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其中奥苏贝尔的动机机制受到较普遍的重视。奥苏贝尔在《学校学习》一书中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的成就动机,至少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而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动力。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教师教授的知识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时,才能使学生投入全部的精力,兴致勃勃地去学习、探索,而这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鉴于这,教师就必须设计好教学活动了。教师必须设计好在教学过程中该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设计,我们主要依据于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即引起学习注意、交代学习目标、回忆相关旧知、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给予信息反馈、评价行为表现及强化保持迁移。九大教学事件是与加涅的学习条件论和信息加工学习论相关。加涅认为学习是个体的一整套内部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把环境中的刺激转化为能进入长时间记忆状态的信息,同时个体的学习活动要受到内部和外部两大条件制约。内部条件即初始技能、动机等,外部条件是指学习环境。加涅还认为教师是教学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这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对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作出一定的评价。这样看来加涅所论述、设计的学习应该相当的完美,他既考虑了学习者的内部因素,也考虑了外部条件。但学习者复杂的个体,其内在心理过程也复杂多变的,总有不能到位的地方。这也就说明我们还是必要继续探索、研究其他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实我是有想过如果将布鲁纳的发现学和加涅的教学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会不会要好点。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设计好教学活动,例如该运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引入新知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或单独等形式进行发现式学习,而教师呢则在一旁监督、指导。最后,评价结果,这个可选择老师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也可让学生他们自己互相评价。这种由自己发现、经过自己思维加工过的知识应该要比一般的传输接受得到的要深刻得多,而且也能得到更好的迁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