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作者: jxr简 | 来源:发表于2016-12-09 19:37 被阅读0次

今天在熊猫书院学习了《学会提问》中的证据一章。这一章讲解的主要内容是“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如何判断证据的可靠性?”。章中认为证据是指对方所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证实或者捍卫某一事实断言的可靠性。

这一章的开篇作者对于生活经常当成证据的一些观点一一进行了分析。作者分析了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引用、个人观察、研究报告这八个证据的可靠性。作者认为在这些证据中研究报告的可靠性要大于其他的七个,因为研究报告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和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相比较直觉、个人经历的主观性、典型案例适用范围的狭窄性、当事人专家意见的片面性而言可靠性更高。但是这不意味着所有的研究报告的结论都是高度可靠的,所以面对研究报告类的证据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一下几点:首先,看看期刊的来源是否是行业中的核心期刊,一般核心期刊的可信度高于一般期刊;其次,前后的研究结果是否有冲突以及研究结果的适用领域被研究者扩大;再次,查看研究者的心理预期和利益背景,是不是该研究结果参杂了过多的利益关系;再次,还必须注意研究结果的时效性和引用数据是否断章取义。所以作者给了读者一些对待证据的启示:关心调查研究者的利益背景,慎重对待引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引用追根溯源。

接下来作者有从证据的可替代性方面来分析证据的可靠度。证据的可替代性越低,可靠性越强。证据的可替代性是指还有其他合理的原因能解释结论的发生。所以建议读者从导致结果的原因大概有几个;这个原因是唯一的还是众多原因之一这两方面来分析证据的可替代性。致使结果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是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个原因仅仅是因为与结论是前后相继发生的就当作了原因吗?比较可替代性原因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的标准来考虑那些原因是比较好、可靠性较高的原因:该原因从逻辑关系的角度看是否具有合理性;该原因是否违背现有的知识体系;该原因在预测结果的发生的概率,如果预测结果发生的概率大则说明该原因的可替代性不高。

总之,在面对支撑论点的论据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分析论据的可靠性,也要分析论据的不可替代性。一个论据只有同时满足可靠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两点,才能真正成为论点的支撑者。

我觉得的今天的阅读内容对于写作来说很重要,在我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我应该从证据的可靠性方面做出努力,来使自己的论点更加有说服力。所以在抛出论据的时候我要做的就是避免加入过多的主观情感因素,交代清楚所引用内容的原始出处,引用适用范围广泛的案例以此来达到提高论据可靠性,进而使论点更具说服力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八月读书《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读后感 潘石屹曾说: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启发人的智慧。《学会提问》英文原版的书名为“ask...

  • 《学会提问》读后感

    刻意练习计划之“遇见...”89/300,《学会提问》读后感 《学会提问》这本书,一共12章内容,前面每天看一...

  • 《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今天在熊猫书院学习了《学会提问》中的证据一章。这一章讲解的主要内容是“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如何判断证据的可靠性?”...

  • 《学会提问》读后感

    听到这本书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讲的是如何问问题吗?一般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书名就代表一本书的走向,以这种片面的思...

  • 《学会提问》读后感

    拿到学会提问这本书,被它简洁的封面吸引迫不及待的打开去看,但当我看到内容的时候惊呆了,这真的是一本纯理论性的书...

  • 《学会提问》读后感

    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里面充斥大量的案例和 练习,更像一本教科书。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会...

  • 学会提问 读后感

    本书在前言就提出了其目的在于传授批判性的提问技能,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不应人云亦云、一股脑的接受他人思想,...

  • 《学会提问》读后感

    最近看了美国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著的《学会提问》一书,这本书应该算是一本工具书,让我们用怀疑一切的精神对待我...

  • 《学会提问》读后感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搅乱着我们的思绪,以致于我们很难筛选出自己真正需要的、富有价...

  • 《学会提问》读后感

    暑假阅读的第二本书就是《学会提问》。这本书主要教我们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如何建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提问》的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hy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