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长篇连载:辞职(39)880克的感动
马可
1
感动是没有重量的。
但是从2月14日这个情人节的晚上9点起,感动可以称重,它的重量是880克。
当天晚上8点,马可写完了文案,经过简单的修订之后,一切准备就绪。
我们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触发扳机。
那个扳机是时间,晚上9点。
时间一到,马可在义工核心群里发了一个字:发。
随着彼此的约定。一条微信,进入了数十个微信群中。而那条微信,也成为一个爱心的发酵池,一切以此为基,开始酝酿一个把马可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果实。
不过,这是后话,此刻,只有发送,只有期待,只有用真诚的善念,去祈祷奇迹的诞生。
2
先在义工群里发,之后在相接近的群里发。
那是个不眠的夜晚。
负责转发的秦建,在上百个群里发了信息。
因为没有给群主打好招呼,他被从好几个群里踢了出来。
伤痕累累,鼻青脸肿,虽然只是在网落里被踢,但是内心的伤,其实是一样的。
他只顾自己的任务,只想自己的使命。
马可与秦建的群有不少重叠的。通过群里的作息,一条又一条,一个群又一个群。
写完短信之后马可甩着劳累的手,静待一切结果的诞生。
一个又一个红包,在群里飘起。
有一位网友手快,不知道是捐款,抢了红包。
为了把红包返还,那位网友费了好多的功夫,找到秦建,把抢过的数返还了回来。
而且,秦建根据对方报的数一对,发现不对,钱多了。
虽然多出的只有几块钱,但是一个大男人,见到那一份善的时候,鼻子还是酸酸的。
3
那是一条让人心酸的微信。
写那条微信,马可用了自己的心。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把自己写哭了。
马可边写微信边想: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落过泪了,长久的见证别人的不幸,使马可的心硬了。但现在,他发现,在爱的世界里,他的心又软了。
在这里,暂录一下那条微信吧。以对那些难以忘记的过往做一个纪念:
用爱,托起一斤七两的生命
亲爱的家人们,夜已经深了。当我们即将进入梦乡的时候,有这样一家人注定彻夜难免。
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34岁的书院义工团成员赵立,在这一天迎来了自己亲爱的儿子的诞生。大女儿即将5岁,儿子诞生,赵立可谓是儿女双全。但是,面对这一个刚刚降生的幼小生命,赵立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的这个儿子体重只有一斤七两,不足正常产儿的三分之一。
2月14日凌晨,赵立的妻子琳琳突然抽风晕厥。进入医院后,经会诊,专家建议终止妊娠。经剖腹产,一个体重仅880克的产儿诞生。由于产儿体重过轻,必须进行特殊治疗。而由于多次抽风,琳琳舌头咬烂,脸色紫青。
据医院专家估算,赵立的儿子和妻子,治疗费用需要十五六万,或许更多。而这一数字,对于生性阳光的赵立而言,不堪重负。
赵立曾经从事过外贸出口,办过工厂,开过饭店,但发展并不顺利。最近以为自家小区的居民送快递维持生计。他的父亲在小区做保安,母亲没有工作,面对当前情况,一家人心似烹煎。
虽然生意上屡遭坎坷,但赵立却仍不失希望,他是一名热心的义工,他曾满怀真诚地在厨房为家人切菜做饭;他曾满头热汗地在餐厅拖地擦桌;他曾全身心投入地在课堂上做助教;他曾与夫妻一次不落地参加学习课程的共修学习……
朋友,你可能不认识赵立,但我们一定都认得内心的爱与善良。
十五六万,对于赵立,或许是目前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儿,但这个数字,除以十,除以一百,除以一千……爱心是不断加大的分母,每一份微不足道的爱心,或许可能使绝望变成希望;或许可以让悲剧变成奇迹。
让我们用温热的爱心,托起一斤七两这生命的奇迹!
如果我们无差别的爱心被这幕不幸触动,请加入爱心的行列……
2月15日,上午9点30分,爱心接力活动正式启动,首批爱心人士将前往附属医院。如果您愿意加入我们,或以其他方式对赵历昌表达自己的爱心,请与明德书院义工团联系。
联系人——
义工团团长马可;
副团长秦建;
副团长张娟;
秘书长马加;
副秘书长谭树。
4
情人节这一天,晚上许多浪漫的故事在上演。
无论是伤人的话,还是骗人的嘴,在这个春节过后不久的夜晚,在这个以情字为重的节日,捐款都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但是,不能等了,只有行动!
晚上九点发出微信,第一批确切受到的捐款,张华清楚地记得,是2月15日的凌晨1:01分。
之后,捐款的数量积聚增加。
一笔又一笔,负责接收捐款的张华,晚上觉没怎么睡,白天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后来统计了一下,她每天仅处理红包,就要点击一千多次。
她很认真,每收到一个红包,无论多么忙,她都会给对方一声感谢。
事后张华加快,她说那真的是一种收红包收到手软的事。
眼花了,累得实在不行了,她让女儿帮着点一点,她赶忙扒拉几口饭。
但是怕女儿处理不好,她迅速又回来,接过手机。
点得实在累了,她会倒在沙发上躺一会儿。她说,哪怕是闭了眼,眼前飞的,手上游的,全是红包。
那场战役后很长时间,她还一直留着红包恐惧症。
5
就在2月15日上午九点,一场现场的捐款活动在赵立儿子住院的医院举行。
众人都约定好了,各自见了面,也不大多说话。毕竟,赵立在,他心头压着一块石头,其实每个人的心头,也不轻松。
马可是团长,安排了谭树和另一名女义工,开始接收现场义工的捐助。
自如院长来了。他穿着那件深蓝色的羽绒服,眼睛清亮,来到现场。
马可请自如院长给大家说几句话。
早上,来医院看病人的渐渐增多。
自如院长站出来,没有组织,众人围成了一个半弧形,包围着自如院长。
自如院长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因为我们都是书院的义工。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就是我们要奉献的时候。义工,不是仅仅扫地整理房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天使般的心,凭着这颗心,我相信,奇迹是一定可以出现的。
自如院长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进入了义工们的心。
先是自如院长代表书院,捐出了10000元钱,之后是接连而来的义工。
仪式很短,但是很庄严。
捐款过后,马可让张华把到当天早上的捐款,一块总到一起。
谭树负责统账。最终,用了一个厚厚的信封,把钱送到了赵立的手里。
赵立的手有些抖,声音也有些颤动。
很多人与他并不熟悉,但是因为一个义工,彼此的心都无限地接近。
入夜,马可心绪难平。
又写了一则微信,发在了朋友圈中。内容是这样的:
再次入夜,当黑暗包围四野,心也回归本位。
一天过去了,留下的是劳碌与感动。在过去的短短不到二十个小时当中,我们用自己的爱心创造了那么多。让我们欣慰,也让我们感动。感动于我们自己,更感动于无边大爱。
从凌晨1点零1分的第一笔捐款,到晚上7点,244笔共计92451.88元的善款,是爱心写与的印痕。走过,经历,触摸,感动。
回首过去的一天,忘不了自如院长及早赶到,组织守候;忘不了金主编用信封包装精美的捐款;忘不了张娟老师数百次红包点击和梳理;忘不了谭树、马加老师分毫不差的账目统计与核对;忘不了秦建老师一个又一个群传递捐款的贴子;忘不了赵军夫妇的眼神;忘不了海霞团长夫妇的尽心尽力;忘不了洪芝老师的真诚感叹;忘不了赵立那双温热感动的大手;忘不了医院那痛快淋漓的眼泪,忘不了亲如一家的感觉……
夜幕再次降临,都需要休息,都应该休息,但人睡了,心醒着,心困了,爱守着。
义工团的家人,感恩一路有您;感恩与您同行!
6
这次的捐款,来自全国,甚至可以说是全球。
这当中,有一个大姐,功不可没。
她原先开过茶楼,人们称她欣姐。
福建人,常活动在香港,说得一口南方话。
话讲得很软,人却长得朴实。
她以前做过生意,朋友圈子很广。在吃饭的时候,她把第一条微信发给朋友们看,朋友们一百二百三百五百地捐。
她一批一批地转。都转给了马可。
马可说,义工团有专门接受捐款的。但欣姐说,还是转给你吧,相信信任。
有香港的,有新加波的,有泰国的,一批又一批大小数字不等的捐款,就通过她一个人这个小窗口,汇集几来的有数十笔之多。
15日上午,欣姐找到马可说,我们捐款的目的,是为了救人,现在救人,还有一种新的募集方式。
她打开了手机,点出了轻松筹的软件。
她很细心,帮着注册,又告诉了马可使用的方法。
说实在的,马可当时没有抱什么希望,因为看到一些捐款的数额,有一块两块的,有十块八块的,超过五十的都很少。这样能够起到什么效果呢?
但是网络时代来了,积少能够成多。
自从信息发出之后,数百笔的捐款,都汇聚了过来。
2月16日下午,马可接到了自如院长的电话。
院长捐款数字,马可作了汇报。
自如院长说,我们不能打持久战,款数额差不多了,就要迅速停止,否则对赵立,还有对各网友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什么时候是时候吗?
马可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4点钟。
48小时前,马可开始召集义工团核心成员启动这项活动。
看了看表,马可选了一个时间,那个时间,马可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