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题目中的韩冬郎即诗人韩偓,其父名韩瞻,字畏之,是作者的好友和连襟。唐大中五年(851),作者离开长安,前往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中任职,韩瞻设宴相送,席中刚满十岁的韩偓即席赋诗,震惊四座。
五年后,作者再次翻阅诗篇,感慨于韩偓的才华,写下此诗相寄。
前两句追忆当年的情景:蜡烛已残,宴席接近尾声,十岁的神童顷刻间写下诗篇,表达惜别之情。
相传凤凰产于丹山,那里盛产梧桐树。所以后两句绘就一副瑰丽神奇的图景:梧桐花盛开,将丹山装点的灿烂夺目,雏凤的叫声清脆圆润,与老凤略显厚重浑和的叫声交相呼应,更显悦耳动听。用这副图景,将对年轻后辈的欣赏和喜爱表达得形象而又传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