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通读教材,教材结构:
1.结合图形抓住位置特征(提炼两种定义:数量关系和位置特征)要素探究:顶点与边的位置特征(射线反向延长)
2.性质的说理和性质的运用(例题)
3.绘制了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我自己的绘制,是否可以先 让学生绘制)
资源:课件基本遵循了教材的结构,但是前面提炼了邻补角的概念。邻补角虽然在定义形式上比较类似对顶角,也为对顶角性质的说理奠定基础。
反思:运用课件上课,但是,时间比较紧张,没有实现当堂集中评价检测,到但是从定义识别上目标基本达成,但是性质说理在没有提示的前提下,虽然有了一定的邻补角的铺垫,但是效果不佳,仅有极个别学生能够回答。
后期改进:
1.如何缩小讲课时间,同时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分享。2。如何运用小组合作或者同桌合作。3.评价后的改进工作。
明天的课:1.复习(5分钟),2然后评价测试10分钟。3.独立练习巩固20分钟。点拨10分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