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 周四 深圳 晴 584/1000
【主题】日常记录
【字数】1242
最近,和人力的几位小伙伴们共读《管理学》的同时,也在和其他几位同学共读“心理学”类的书籍。这本心理学书籍在谈到“个人自我认知”时,给了一个小方法,就是写心情日记。连续3个月记录自己每天睡眠时长、天气、周几、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记录3个月之后,会发现自己高兴或不高兴的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析完成后,对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开心满足的事情持续做;而让自己的情绪变得不稳定不开心而且带来不愉悦体验感的事情放弃做。
我这些天有些焦虑,因此照搬此方法,记录一下这种焦虑的心情。
起因是17号中午将从一座城市转到另一座城市,继续开启2天的全封闭日子。
曾经在简书上刷到过我前面简文的小伙伴们大概知道什么是全封闭,即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有电脑但不能联网,简单通俗地理解就是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日子。
根据以往的经验,首先是要给老妈打电话,告知她那些天不要打我电话,也不要给我发微信。因为手机不在我手上,以免打不通我的电话时,她会很担心,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好处理,直接对同事和朋友们说:那几天有事情,不在服务区,请不要打我电话。又或者,在朋友圈发个简单的告知,然后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但这一次焦虑的根源来自于我的简书日更打卡是否能继续坚持。如果17、18、19号连续三天全封闭,连电脑也收走,那就发不了简文,这样持续不间断日更1000天的挑战就会失败。如果真是那样,那自己肯定会很难过,毕竟坚持到了第584天,一天天坚持下来还是小有成就感的,突然非自我原因的被中断肯定会让我难过一阵子。
转头一想,那我也可以不参加这个项目,向项目负责人说明清楚情况。可心里另一个声音就跳出来:如果这时候提出不参加这个项目,是不是显得我做人太不厚道?早期都已经答应过他们了,答应过的事情一定要完成才行。就算他们早期没有说明清楚这是全封闭的项目,但终归也只能怪我自己当时没有问清楚、问仔细。
所以,一边焦虑一边在心里反复和自己对话,却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最后还是忍不住委婉问了一些项目负责人:项目进行时是否要带电脑?如果不用带电脑我就把电脑放在酒店,不带到工作现场了。这样结束项目,就可以在晚上完成简书打卡内容了。希望这个方法能够让我顺利完成打卡,能将日更1000天的计划进行下去。
……
其实,交由朋友们权衡这件事情,大家觉得很简单,不接受这项封闭工作,又损失不了啥。末了,他们还给我了一个“工作狂”的称号。可能大部分人的眼里,我真属于“工作狂”。这个称呼好坏如何,不予评价。
但今天早上刚刚好刷到性格色彩学研究者乐嘉老师有关“工作狂”的诠释,很贴切,似乎就是说的我。
“工作狂”形成的原因之一:缺乏安全感。认为只有工作才能够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很简单,没有工作,将会没有收入,这样会带来保障感和安全感的缺失。回想了下自己工作这么多年,努力工作似乎还真是如此。
“工作狂”形成的原因之二:缺乏爱。这个逻辑大概就是,没有爱,就爱工作呗。
……
写出来后,好象是好点了,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