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祭灶,年下来到”,过完祭灶,年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打扫卫生是过年启动的一个仪式,客厅厨房,屋内屋外都要做彻底的打扫,以迎接新年的到来。当然,除了扫一屋之外,还要将自身的卫生做彻底的打扫。旧时过年前后民俗禁忌甚多,“正月里不许剃头”即为一例,古来就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之说,这是非常吓人的一份责任,舅舅的安危全系于外甥的头顶之物。虽然现在人们都知道这是迷信之说,但是为了图个彩头,大多有舅舅的男孩都选在腊月将该理的发理完。
趁着爱人在家里收拾房子,做最后的扫尾工作,我带着女儿、儿子到常去的理发店理发。由于是常客,再加上理发店老板的女儿和我家那小子是同校同年级的同学,平时接孩子放学会在一起等候,彼此比较熟络一些。
刚到理发店门口,就发现老板的女儿正趴在墙角的桌子上写作业。由于内有学校制度的约束,成绩的优劣既是评优表现的有力依据,也是教师去留的重要评价参数;外有家长对学生成绩的期盼,有哪一位家长不问成绩,只问学校活动开展的如何呢?故老师们也是不敢怠慢,寒假了,依然要求每天打卡,将当天写的作业拍照上传,想必这些步骤在其他地方也似曾相识吧。
理发的间隙,老板与儿子攀谈甚欢,说话间“乖”声不断,语气亲切,态度和蔼,应了那句话,顾客就是上帝。但是当老板把话题转向她的女儿时,立刻180度的大转弯,表情严肃,声色俱厉起来,对女儿横挑鼻子竖挑眼,话语中满是对女儿的不满,什么成绩不好,做作业不认真,拖拉的毛病严重。当她得知儿子期末考试考了双百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对她女儿的态度可谓是变本加厉。
看着老板对人对己判若两人的态度和说话的语气,我也陷入了沉思,我想到平时对自己的孩子不是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吗,一方面总是不自觉的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家孩子进行比较,确切的说是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另一方面对待别人的孩子耐心、爱心充足,对待自家孩子却恰恰相反,求全责备,认为自家孩子缺点满地,故批评是家常便饭,甚至还会在不能控制时打骂孩子,做出一些做之前义愤填膺、做之后后悔不已的蠢事来。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首名为《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的小诗,诗中写到: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
所以说,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我们可以给他身体的庇护,给他我们所有的爱,但是却不能左右他的灵魂和他的想法。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是对老师职业道德的一种诠释,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老师爱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学生)更多一点,却没有耐心将爱倾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以至于许多教师的孩子成才的几率远不如自己教的学生成材率高。这是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老师在学校将爱心耐心用完了,回到家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现不理想的状况就会焦虑,会大发雷霆,甚至会失去理智,以至于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前几天,一位做校长的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儿子的寒假作业完成情况,我如实回答:没做完。她就谈到自己的困惑,说他的儿子根本就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是不会,二是辅导不成,会出现“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情况。
故而,不管是一般的家长也好,还是做老师的家长也好,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在对待别人和自家孩子时的不同之处,不仅对别人的孩子要和蔼可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也要向文中老板对待顾客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