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作者: 过往的白鞋带 | 来源:发表于2021-08-02 17:50 被阅读0次

这是一个人和她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它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行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

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或者之外的任何事务而活着。当然,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也许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命运。写作和人生其实一模一样,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迷路者,我们都是按照自己认定的道路寻找方向,也许我们是对的,也许我们错了,或者有时候对了,有时候错了。在中国人所说的盖棺定论之前,在古罗马人所说的出生之前和死去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时间里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活着》里的富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从高高在上眼不下看地主家的儿子一步步沦为吃不上饭、遭人嘲笑、整天耷拉着头的丧家犬。有一段他爹告诉富贵的话我特别喜欢“从前,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后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又变成了鹅。传到你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是连鸡也没了。徐家出了两个败家子。”

不知道该从哪里写起了,活着为何不是幸存?当看到这个疑问时我停顿了一下,对啊,为何活着不是幸存。在那个年代在那种环境下能活下来真是侥幸,用老一辈的话讲就是上辈子一定做了不少好事给这辈子积了德。往里一想,活着总归有两种明明更主观,一种是生活艰苦但我努力生存,哪怕只有一条缝隙也要卯足了劲往里钻。另一种就像当初的富贵,锦衣玉食、生活富足,只知道吃喝嫖赌,浑浑噩噩醉生梦死,老子就是天王老子。在我眼里你算个什么东西。

而幸存中总含有一种侥幸心理,像是投机倒把存活下来的一样,比活着更多了层小人得志的样子。

余华对它的解释是: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活着》中的富贵虽然经历苦难,但是他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富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富贵在读者的眼中就会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

活着很沉重又很轻松,仿佛寥寥几句就可以一笔带过,又仿佛要用一生来好好努力证明你活着。

感触最深的还是生活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才更鲜明生动,他人的看法只是对你活着过程中的片面看法,人无完人,白天我想为社会贡献夜间或许我又想叫所有人都去死。人是个很纠结的个体,突然想到哲学中的矛盾,人在矛盾中纠结前进,看你哪方面的想法占据你的主要方面,你就是什么样的人。生活是门学科,你要不断努力学习,受人敬重,问心无愧。做到自己要喜欢自己才不枉活着。

其实你不需要任何人的看法,只要家人安康长寿。

相关文章

  • 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 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呐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

  • 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 活着活着活着

    人一出生起往下走,走啊走啊尽头都是坟墓,这是自然规律,人生有太多无常,这些谁都知道,可是,年纪不大就没了的还是叫人...

  • 为了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这部小说,名为活着,内容则为死亡。 一个叫做福贵的老人,向“我”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故事中一个活着...

  • 活着?活着!

    昨天被微博管理新则冲击的失望。同性恋不是病,不是色情,不是违法,不是变态,不是非正常。这些简单基础的理念到底在这里...

  • 活着?活着!

    刚刚刷知乎,看到有个问题。 问的是你看过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采访。 一路浏览下来,有搞笑的,有睿智的,有超正三观企业...

  • 活着!活着?

    经过上一次的自杀未遂,我努力着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正常,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努力的撑着,努力的活着。 我妈她是经历...

  • 活着!活着?

    人都是越活越明白的,而我,越来越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生活活在得与失,我们都是在得到中获得满足,在失去中获得成长。...

  • 活着!活着?

    拖着汗水走过了不该属于哪个年龄的日子,心中不免感伤那时心灵的强大。智者总是会吧儿时的记忆描写的悲欢交错,使那段...

  • 活着,活着

    最近读了很多人推荐的一本书,余华先生的《活着》。读完才明白,他被这么多人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 福贵,本书的主人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sj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