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的区块链之后,互联网的风口仿佛收紧了。临到过年,各家互联网公司无论大小开始裁员、冻编、停发或减半年终奖。传统文化中,我们都说努力的人会有成就。但现实真是这样的么?
这个冬天“冷”的有些急骤。
12月5日,《ofo剧中人:我不愿谢幕》一文爆火,文中曝出ofo总部已从繁荣时的3400人裁减至400余人;12月11日,媒体流出锤子科技内部邮件,疑似11月工资无法按时发放;12月12日,知乎被曝正在进行“人员优化”,甚至有波及到的员工在知乎站内发帖。
通过数据又更直观的展现。据百度指数,截至2018年12月12日,“裁员”搜索指数(表示互联网用户对关键词搜索关注程度及持续变化情况)平均值达到393,同比2017年增长了300%。从趋势图可以看出,11月份开始,“裁员”一词的关注度大幅度上涨,在12月份达到峰值。
我们就此采访了近百名「被裁青年」,他们有的意气风发,有的刚入职场,有的正承担着家庭重任。我们发现,这波裁员浪潮,不仅仅局限在互联网公司。
@hush 行政 抵押贷款
关系比较好的HR私下告诉我这个消息,知道的时候心里松了一口气,还有一点开心,想着可以拿双倍工资了。
@匿名 一家今天卖saas系统明天要做金融的互联网物流企业
领导当面跟我说让我走,那一刻对公司彻底心寒。不是因为老板赶我们走,而是宁愿让我们快点走,也要留下一群不干活的亲戚。
@TT 视频后期
被裁公司名称/类型:知名资讯短视频APP
2017年6月入职,在岗一年半
我从毕业就在这家公司,第一份工作,虽然最后被裁了,但还是很有感情的。
我一点点学习,从剪辑到策划。记得有一次做的视频上了微博热搜,自己的作品被那么多人看到,真的很开心。
但慢慢就发现,剪辑其实没有太大上升空间,自己的状态也越来越差,挺迷茫的。这不寒冬来了,被裁也是正常的吧。
「父母知道消息后,跟我说了两个字——回家!」
@阿姨西 新媒体编辑
被裁公司名称/类型:知名视频网站
被裁时间:2018年11月16日
马上要过试用期了,领导却说要让我走。
征兆在前一个月就有了,工资降了不少,而且我的业绩比上一个月好。当时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往裁员这个方向想,就觉得公司在缩减开支。后来听说公司正在裁员,想着说“裁员大都裁老员工”,自己还是抱了一丝希望。
被裁员后,害怕父母担心,回家后立刻跟父亲视频,然后让父亲把母亲叫过来,说要宣布一件事。坐稳之后,我告诉他们:
“我下岗了。”
我父母也没说啥,就直接告诉我:“回家!”那一刻真的是又委屈又幸福,哇哇哇地就哭出来了。
「公司不是家,要永远准备好迎接意外。」
@Jeff 销售
被裁公司名称/类型:国内顶尖广告公司
被裁时间:2018年1月5日
我之前在一家4A广告公司做客户总监。被裁那天,我刚到公司,领导突然来到我的工位,问:“你想不想要大礼包?”
当时我很错愕,然后就去了会议室,HR说:“公司目前有裁员名额,她们必须去找人谈,但是有些人不愿意那就不能裁了,问我愿意不愿意接受大礼包?”
我想了30秒,“愉快”的同意了,后面填退工单,人事帮我争取了N+3的赔偿。
虽然当时也有点心情低落,但既然已经想好了早晚要自己开公司,那么这个礼包来得就比较恰当。这笔钱我一半拿来给老婆补贴家用,另一半自己留着作为开公司的一部分启动资金了。
离开的时候,我看同事们也挺担心的,既然我都走了,他们也面临这种可能,毕竟这家公司在行业内算是顶尖的公司了,如果不在这里混,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
现在回想这件事,其实也没什么了,毕竟公司不是家,要永远准备好迎接意外。
像最后这位被访者所说:公司不是家,要永远准备好迎接意外。在变化的时代里,不变的事情越来越少了,就算不是所谓的寒冬,每个人也要时刻做好求职和选择工作的准备。
36氪就此采访了LinkedIn(领英)中国人力资源负责人张竞义,整理出了以下9点建议,希望对处于“裁员潮”的年轻人们会有帮助。
Q:对“裁员潮”的看法?
A:“裁员潮”没有实际想象那么严重,之前互联网发展的太快了,也带来了很多就职机会。但随着进入到新的阶段,很多企业也逐渐面临调整战略结构的需求,“缩招”和“裁员”是放缓发展节奏正常的规律。
Q:如何避免自己“被裁”?
A:1、要密切关注自己是否进入了舒适区,就是在进入企业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或者心理疲态出现,在意识到自己进入舒适区之后,要有所行动,去实现自身的增值。
2、 培养自己的可迁移能力,除了行业知识等硬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软技能,包括管理、沟通、团队合作等等。
3、建立、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增强自己的职场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Q:被裁后找不到工作该如何过渡?
A:1、通过灵活用工的方式进行过渡。不一定非要找到一个长期且稳定的工作,目前很多平台会为你提供短期用工、灵活用工的渠道,而且这些短期机会也完全有可能会成就你的下一份长期工作的机会。
2、为下一份工作面试准备好对这段裁员空白期的解释和思考。很多时候面试官最看重的倒不是求职者的硬性技能/知识,他们更想知道求职者深层次的自我驱动力和态度。
如果被裁员了,你需要好好总结自己在这段经历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成长和收获,分析裁员的原因,哪些是被动因素、哪些可能是主动成分。对此有所反思总结自己从中收获了什么,这将会帮助你的下一份工作面试。
Q:对于“想跳槽”的这批人的建议
A:1、一定不要通过跳槽来逃避问题,因为在遇到最大困难的时候,往往是职场人可以得到最多成长的时期。
2、对待下一份工作需要做好心态上的准备,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基本不存在所谓钱多事少的“完美的工作”,指不定下一份比你目前的还糟糕,所以要思考清楚。
3、确保自己对下一份工作有足够了解,除了对岗位职责、行业发展前景有明确的认知外,对公司文化充分认可也是保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愉快工作的重要条件。在面试时,也可以看看未来的同事领导是怎么样的,三观上是不是匹配,这也会大大助力职场人获得比较理想的下一份工作。
正因为工作是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被动”丢掉工作的年轻人才会率先被我们注意到。在采访中,一些人表现出了消极,但真正熬过这段路的人,也向我们展现出了他们的坦然、勇敢和成长。
我们不想过度渲染悲凉的气氛,在“寒冬”下,其实是每个人沉淀自己、进行充电的良好时机。所谓的“裁员寒冬”,绝不是终结,而是过渡。
经历过裁员的年轻人啊,希望你们都能拥有别人未有的,从头再来的勇气。
资源整自互联网,如需删除请联系版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