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亲不相见已经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摘自朱自清《背影》
卸下沾满尘土的装具,我疲惫地坐在椅子上。擦净双手,我缓缓地打开《朱自清散文选》,第一眼便看到这句话。这时父亲的背影突然出现在眼前,眼眶忽地热了。
初次看到这篇文章,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夏天的大院里果树飘香,随处可见汗流浃背的小孩手持木杆石块,朝摇摇欲坠的芒果和扁桃掷去;冬天的南国绿城也并无北疆的遍地荒凉和漫山大雪,孩子们拿着家里缝制的沙包,跑来跑去砸得浑身冒热气。只是很多时候,他们间少见我的身影。
父亲吃完早饭后,安排下要看的书目,转身便走进自己的书房,留我一人捧着书本发呆。那时的我识字尚不多,许多文章需要借用字典才勉强看个一知半解。每每字难入目,我便爬上书桌,看着下面呼来喊去玩得不亦乐乎的同龄玩伴,心中满是委屈:别人的父母也是大学老师,怎么就单我一个特例,脱群地关在家里啃着不知所云的纸张?相比城府太深的名著小说,我更青睐散文小品。因为散文大多文字优美,而且感情真挚通俗易懂。 《背影》一文读到最后,看到朱自清先生独自一人在外漂泊思乡甚切,看到他因为父亲的背影而伤心落泪。我转身看了看父亲伏案看书的背影,扭头回来又听见窗下嘈杂的玩耍声,不禁又赌气地想,朱老先生你真是“迂”,不用被老爸管还不开心,非得写篇文章把自己弄得那么难受,这莫不就是文人的酸劲儿?唉,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高考完填报志愿,我不顾家里的强烈反对,毅然填报了提前批的军校。军校初行,到了送别家人的时候,同路的战友和他父母相拥而泣不舍离别,而我却没心没肺地和父亲摆摆手,笑着说再见。学员四年,天马行空,当了三年风光或不风光的骨干,结识了一群交心时可以闷酒落泪、奋起时可以打拼天下的兄弟——我们为所在中队拿回了近两百项院校级甚至全军全国级别的奖牌。每当我和父亲说起这些,他总是默默听完后说:“注意身体,别太累了。”甚至是在他一向注重的学习方面,在听到我故作轻松地说毕业设计拿了优秀后,他也仍是劝我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那年中秋,父亲和母亲来南昌看我。当时恰逢“七城会”开幕式团体表演,五百多人在会场上扮演会师挥旗的红军,我也在其中。父母到陆军学院时,我和其他战友还在操场上挥着红旗。第二天清早,我便跑去招待所找他们。母亲照例泪流满面,不停地说,儿子黑了瘦了。我带着他们一路走一路聊,最后坐在登陆训练场的一处地堡顶端。父亲若有所思地看着观礼台下的庞然之物,问道:“那个就是登陆舰吧?”我说:“那是登陆艇,登陆舰比这个要大得多,里面能走坦克。”父亲又问道:“登陆艇不就是只能坐几个人,就是开着冲上沙滩的那种小船。”我又更正道:“您说的是冲锋舟,这个就是登陆艇。”母亲见状在一边埋怨道:“儿子学这个的怎么会错,你在网上随便看了几天军事论坛就在这里装懂。”父亲笑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道:“哦,这样。你平时搞这些训练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太累。”

父母在南昌待了两天半,期间因为“七城会”出去排练了两个半天。第三天是周一,起床后落实一日生活制度,紧接着出去上课。中午回来后,我赶忙从抽屉里找出手机,想着联系父母,和领导请好假后再陪他们出去逛逛,差不多了再去车站。打开手机,却看见父亲八点左右发来的短信: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短信的时候,我们已经离开陆军学院了。想到这么快又要与你分离,我们彻夜难眠。五点钟我们起来,去西门外你们训练的地方坐了很久。后来在树林边上看你们出操训练,最后等你们扛着枪出去上课,我和你妈妈方才离开,现在正在收拾行装。我们准备改签中午出发的车票,你也不必影响工作,再费周折请假出来送我们。凡事注意安全,不可大意,注意休息。”
我赶紧将电话拨过去,难过地向父亲抱怨。父亲说火车马上出发,并再次告诉我不要出来,心意他们知道。
放下电话,我只觉得胸口一阵堵。我双手撑着墙,心里异常难受。室友看我不对劲儿,给我递来一枝烟。我猛吸了几口,又狠狠地咳了出来。烟雾绕而不散,往事一件件地涌上心头。轻轻推开记忆之门,恍惚中我仿佛回到了生活了二十年的大院,轻声走进老房子,看着十多年前那熟悉的一幕一幕。一个短发的小孩坐在一张巨大的书桌旁,茫然地翻着书,不时去摸旁边的字典。而十多年前的父亲——那时多么年轻的父亲,没有白发,少有皱纹——从我身边走过靠在门上,微笑地看着十多年前的我。这曾是我拼了命想要逃离的,是我花了十年寒窗才挣脱的场景——而此时此刻,已然成为回忆的时光我再也回不去。就如同《盗梦空间》里男主角为自己构筑的迷域,我再也回不到那个与父母朝夕相伴的年代。我只能在电话里问候,在少得可怜的回家的机会里,一次次心疼他们两鬓日渐凝厚的白霜。
我含着泪微笑地看着过去,轻轻地踱步出来,掩上记忆之门。我合上书本,看着那和许多年前有着几分相似的书本的封面。耳边,仿佛又听到父亲那首淡泊心志的小诗——
“水洌峡幽何处寻,漓源草舍远孤村。银丝且系三千丈,晨钓清风暮钓云。”
眼前,更不能自已地浮现出他的背影……

2011年秋末于南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