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次地生模拟考我考得不好,对答案错了很多,为什么别人都会,我就做不得呢?怎么办啊?”从早上六点半和弦儿分开,这是十三个小时后,晓雯见到弦儿的第一段对话。
这样的对话对于母女而言,无疑都是沉重的。学习的事情谁也替不了谁,只有自己不断地努力,摸索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直到成功。这个过程需要努力、坚持,需要勇气和力量,更需要强大的心理建设,能够直面生活的各种挑战,有跌到了再爬起来的勇气。能直面残阳如血,也能笑对晨起的光芒万丈,这就是人生之路。只有当你吃着苦也不觉得苦的时候,心方能坦然和安静。然而纯粹的安静是不存在的,只是在人生的起起伏伏中摄取那份温暖,当作生命的航标灯,一路寻着光,向前奔跑,任眼泪在脸颊上流成河,也不会停下奋斗的脚步。积极的生活方能实现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完成自己的使命。
话虽如此,晓雯的心又一次沉入海底,坠入深渊。她心甘情愿地陪伴弦儿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太多。但最难熬的日子莫过于这段生活。她甚至不敢想像初三会是怎样的,高中那三年又如何度过。她有时候很强大,有时候也弱小的需要扶助。可她又清晰地知道,谁也帮不了她,除了自我调整。
看到弦儿的精气神在一次次考试中起起伏伏,她既心疼,又无能无力。只是安慰女儿要放松,考过的就不要再去想。针对模拟考中的问题在最后的这七天中再拼一拼,无论什么样的结果,也不必后悔。
隔着窗望望夜空,深邃而辽阔。夜的黑仿佛也并不那么沉重。晓雯静静地聆听着自己的心跳,脑海里不由地又浮现出那句话。最近高考是大家热议的话题,晓雯记得有一位妈妈说:“如果一举夺魁,那就上交给国家;如果资质平庸,那就承欢膝下,反正平安健康就好了。见到他,把花送给他,就跟他说声‘辛苦了’就可以了。”
最初看到这个视频,晓雯反复听了很多遍,最后她能把那位妈妈的话背下来了。也正是这段话让她懂得孩子的压力有时候也源于父母的期待,这种压力是无形的影响,挥之不却的,只能承受,并背负着前进,这是对现代初中生的考验,也是十几岁孩子的无奈。
最近孩子生病的比较多,大多还是传说中的“二阳”。可是晓雯听弦儿说,请假的同学都是打完针接着就回学校上课的。孩子和家长都格外重视初中的每一节课,就担心落下课,补不过来。
身体状况比小时候好转很多,但是弦儿这一次也没有躲过这场感冒。第一天吃药没有能缓解症状。第二天一早五点左右,弦儿迷迷糊糊地敲开晓雯房间的门,说:“妈妈,我睡不着了,鼻子不通气,头和嗓子都疼。”弦儿说完就倒在了床上。这时晓雯刚刚结束四个小时的睡眠,准确在说,她还没有睡醒。
弦儿的话足够让她清醒。她当即决定带弦儿去看急诊。最终的结果还是嗓子充血。查血结果问题不大,但是血项值已临近最高值,最终医生给弦儿开了吊针。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打完了。但是弦儿的状态并不理想,依然昏昏欲睡。晓雯决定继续跟老师请假,让弦儿休整身体。
这一天很忙碌,搭班老师请假。从早读开始到课服结束,晓雯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看操、看午休,处理班级事务。下班后又带着弦儿打了两个半小时的吊针,等晓雯和弦儿回到家,吃完晚饭,已经晚上九点半了。披星戴月的日子里,晓雯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直到越挫越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