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狮子猫谈保险】未知生,焉知死?

【狮子猫谈保险】未知生,焉知死?

作者: 一只猫样的狮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2-24 17:55 被阅读0次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第十一》

专注做保险代理人接近3个月了,这3个月以来,我一直在想写这个内容,题目不知道起什么好,今天开始动笔,感觉思路也不是很清晰,只是想写,写到哪算哪吧。

关于死亡,中国人很避讳谈及,觉得晦气,过年的时候要是哪个不经意说出来这个字,长辈立马就会让你“”呸呸呸“。正如我的标题,孔老夫子也是这样,更关注生的时候。中华民族也真是个神奇的民族,世界上其他的主流宗教都在探讨死后去哪里,试图通过死后进入天堂或者极乐世界教化世人,只有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在追求“不死”,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都在憧憬长生。

可人身保险,从发明之初就是一个与死亡纠缠在一起的事物。我在和客户探讨保险,其实从本质上就是在探究对方有关“死亡”相关的一些深层理念。我想这就是中国保险人很难做,保险业起步为艰的文化根源。我记不清之前在哪里看到一句话是这样说:什么人最怕死?一生庸庸碌碌的人。这个答案不是来自现在还活的人,而是问真正濒死的人。肆意活过的人,面对死亡会有一种酣畅之后的清明,而一生混沌的人,在那个时刻往往有一种不甘从心底幽幽的沁出来,浸入骨髓。而如果问现在还不知死期的人,一些人很避讳,潜意识里好像觉得死亡很遥远,或者觉得不想就不会死;还有一些人,只看当下,有一种“管我死后,洪水滔天”的决然;但是终有一些人向死而生,精彩的过好当下,理性的安排后身后。诚然,最后一种人太少了。从理智来看,我们每个人都会死,这是个注定事实,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因为什么死,经历过什么死,死后会发生什么……这些未知和无法控制才是风险。直视并管理这些风险,可以让它们条理清晰的人往往是需要智慧的。

我最近就在想,我为什么总做这种挑战“人性”的事情。之前做管理咨询,试图让组织目标与个人欲望相协调,试图让人关注中远期,尽量避免短期决策…这些应该是从古至今,大小组织的“统治者”求而不得的事情。如今在说服普通人直视“终极”,说服芸芸众生延迟满足,用当下约束的欲望谋求中远期生死时刻的从容,呵,难度不逊于“世界和平”。好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自行开悟,我只需要稍加理顺,提供方案就好。遇到需要平地立理念的情况,我的对策是——下一位。

多年前,夏公子推荐我读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里面的观点大致是说:大多数人面对问题,往往有一种潜意识,认为回避或者拖延,问题就会由大变小,甚至消于无形。但是事实是反的,问题不去解决就会由小变大,最终无从下手。就像我们常常说,等以后有钱了如何,但怎么有钱呢?也像一些朋友觉得每年固定一部分资金专做医疗、教育或养老太贵了,没钱,但到了真需要的时候就会有吗?有时候问题就像我们每年立的flag,我们只想要结果,背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而真正敢于直视问题,并谋求方法去解决的人,是少数,这条路就是“少有人走的路”。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理性看待生死,试图管理自己的现世与身后的人,注定是少数的。

前几天我分享了一篇诺奖观点:穷人更擅长浪费钱。稍微有点理财常识都知道,个人现金流管理的核心在于对风险的把控和对自我的把控。但穷人往往拒绝延时满足,储蓄、保险、教育和学习等长期投资,延迟回报的吸引力很小,所以从认知和行动上,穷人家庭都鲜少做出这样的选择,哪怕知道这是需要的,因此容易掉入一个几代贫困的死循环。就像之前我们同组伙伴的一个撤单客户,两个孩子的母亲,用自己的钱给自己的孩子投重疾险,遭到孩子父亲的强烈反对,理由并不是比如不高兴妻子私自做主这类的理由,而是因为自己一个月只有5500元的收入,而他今年已经45岁了,妻子的钱也是家里的钱,付不起。一个45岁的男人,在北京,两个孩子,如今反对一张不足万元的保单,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是几百元一节的钢琴课呢?几万元的医疗费呢?几十万的出国费用呢?几百万的置业费用呢?可以预见,下一代绝地反击的机会也不会很大。唉,但外人终不能说什么,我们也就是拍拍小伙伴的肩膀,下一个吧,人各有命。

那么,我们反过来思考,你觉得人有多少种活法?最常见,最标准的一种是小时候好好上学,长大找份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抚养孩子长大、结婚、生子,带孙子,老朽,病痛,死去。以这种人生为信仰的人一生求稳,这些人是重疾险和教育金的主要客户群,养老比较少考虑,因为按传统思想,他们养老一可以靠国家,二可以靠子女。还有一种人,ta们的重点是活着的时候好好活,死的时候无声的走,要是有人流几滴泪,有几分不舍,那就是赚到了,这原本是我最喜欢的活法。这种人往往在一生中会常常冒点险,干点出格的事儿,没啥目的,就是为了好玩,这些人收支往往都很大,所以会量力给自己准备点医疗险和养老。跟父母羁绊深的,再加点高额意外险和寿险,羁绊浅的,买高端医疗,利用保险公司的医疗资源让自己最后的日子舒服点,实在不治,一点重疾理赔金够酣畅一醉也就罢了。但是,我说的这些活法一个前提是,这些人清楚自己的轨道,知道自己所背负的东西,懂得自己的所得和所失,而不是浑浑噩噩,过一日算一日,而真到事儿上,又慌。事实上,大多数人其实是最后一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活法,所以也少去考虑死法。

回到前面的问题,如果我进一步问各位:你是更怕自己死,还是身边的人死?答案可能更一致些。我就是这样,作为一个抑郁者,我是不怕死的,只希望死得别太艰难、太难看就好。但自从有了女儿,我不敢死,我不怕死,但我怕赞赞没有妈妈。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自己怎样还好,但看不得亲人遭遇不幸。就像我遇到的一些客户,他拒绝给自己买保险,但给孩子想很多,虽然这是一种需要调整的理念,但他们想法的核心正是“和自己的痛苦相比,孩子的痛苦会让他更难受”,所以在现金流有限的情况下,他选择先行解决让自己更难接受的点。也有一些客户会选择给自己或者配偶投定期寿险,与其说被保险人是自己或者配偶,但实际保住的是活着的人的生活。还有一些朋友,她们看似活得潇洒惬意,但给自己规划了体面的医疗保障,她们说:我是没结婚、没孩子,但如果我生病,我不希望老母亲担心,想让她知道我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所以,我常常说,保险,其实不是给自己买的,是给在乎的人买的;保险,也不是真正的刚需,想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刚需,而保险只是实现你想要生活的工具之一。

不知所云的写到现在,我想说,像我这样人生急转弯的人最难。原本想“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前三十几年玩命工作,玩命爽利,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相信只有美食、美酒、美文、美人不可辜负,把身体祸害到拒保后,突然得把自己捆上当妈了(此处可插入一个沙雕滴表情)……真的好尴尬……

今天平安夜,希望大家都平安。你要相信,一旦你有一张保单,除了亲人朋友,没有谁比我们更希望你平安。哈哈,Merry Christmas Eve!

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狮子猫谈保险】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第十一》 专注做保险代理人接近3个月了,这3个月以来,我一直在想写这个内容,...

  • 未知生,焉知死 观《入殓师》有感。

    看完电影《入验师》,怱然觉得似乎懂得了圣人为什么说未知生,焉知死。 “未知生,焉知死?”原话见于...

  • 未知生,焉知死

    过去,儒家教导我们“未知生,焉知死”,是忌讳死亡,逃避谈及死亡。 现在的“未知生,焉知死”更应是先好好活着,继而尊...

  • 【“死亡”的诠释】

    【“死亡”的诠释】 中国的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 西方的哲人大约会倒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 中西人生哲...

  • 【哲思&散文征文】未知死,焉知生

    “未知死,焉知生”,这是我对待死亡的态度。我没有写反,我知道《论语》中孔子的原话是“未知生,焉知死”,但我并非故意...

  •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长生不死——读波伏娃《人都是要死的》

    一直以来,中国人很忌讳谈死,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死亡,是个禁忌字眼。 因为未知,所以恐惧。 有亲人朋友死亡,我...

  • 未知死,焉知生

    关于生关于死,似乎是一个过于深刻的话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生,却又无时无刻不在走向死亡的路上。这个话题充满无力感,我...

  • 未知生,焉知死

    #强烈推荐️一本可以一口气读完且能让你降低对死亡恐惧感的书#《活着有多久》 ☠️死亡是存在主义哲学当中无法回避的一...

  • 未知死,焉知生

    近来有闻滴滴顺风车死亡事件,为亡者痛惜。今天又在贴吧上看到这么一个帖子: 好想去死我妈一点都不理解我,只看那些考试...

  • 未知生,焉知死?

    生活充满绝望,看不到阳光,其实,你已经“死过”了一次!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狮子猫谈保险】未知生,焉知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as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