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奖项
中国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新区文联开展了一次有奖征文活动,具体的奖项没有说明。
我写了一篇《故乡老屋和父亲》参加征文,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征求过两好友的意见,无论从结构还是语言抑或期间涉及敏感的文字,所以这篇小文改动的次数挺多。文友读后直呼一定入围。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奖项看着挺多。征文过后,一直关注着征文信息,与期望的一样,那日看到文联公众号正经其事地公布结果,小文荣获二等奖,四百多名参赛作品通过专家公平的盲评,我知道这是一种公平的赛事。
往往这样的赛事应该有个颁奖典礼类的活动,这样才有仪式感也能显得庄重。然,正如我的另一位获奖文友所讽刺的,这是国家级的新区文联啊。事后,文联的工作人员联系我去取获奖证书,那日我真的冒雨去了,看着大红的证书,一时多少有些遗憾的内心却也充盈着欢快。
虽然对奖项有些许的尴尬,其实是内心期盼的不甘,不在东西多少,一种仪式感都不能赋予给作者,这或多或少地给作者一种失落感。尤其是教体局将全区教师的证书都统一带回,这更或多或少地在提示着教育作协对奖项的重视度。
最后我的感慨只能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笔耕不辍,目标一定会越来越近,先不去注重结果,过程一定会显示结果。就当是一次鞭策也不失为写作道路上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