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五星红旗是被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开国大典何尝不是用无数工作人员的血汗堆积出来的?
中国有一个习惯,力求完美。或许力求完美这个还不够,是强求完美。其实整部《我和我的祖国》几乎都贯穿着这一价值观和选择。诚然,追求完美是一种严谨的态度,在实验,演习,典礼上肯定是需要的,小则失了大面子,大则会出大事故。严谨与精益求精,无疑是必须的。故我们必然是要去追求完美的。
但强求完美是不是真的好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像尊重其他科学定理一样去尊重一下这个“不存在百分之百”的科学命题呢?
论中国文化里的完美精神记得以前的一个故事,说尽力而为是不够的,要的是竭尽全力。这倒没错,激发人的潜能。但中国或许很多时候把竭尽全力变成了必须做到。从激发潜能,逐渐走向了压迫人性与挑战底线。正所谓不可在法律的边缘试探,人性的边缘亦不可常在边上走。
影片里的事情大多是成功的,无论其中有多少曲折,至少都是完成了任务,可喜可贺。但我每次看这种内容都会很揪心。为什么揪心呢?因为害怕失败;为什么害怕失败呢?因为害怕资源浪费吗?还是害怕那剧里的“后果就不用说了吧”?
论中国文化里的完美精神这个后果有什么呢?在以前的中国,便是朝廷的一句“”办事不力”以及一起的责难与革职查办;在旧时代的乡村,便是那令人畏惧、杀人于无形的乡村舆论;在信息化的时代,便是无穷无尽的网络暴力。这种“后果”难以逆转或取缔,正面反对也缺少足够的理由,而攻击者们往往站在了自以为的道德的高地。
我们需要有一个劲的往前冲的实干家,也需要有理性思考“后果”和“失败之后”的人。怕努力去完成任务是好事,但知道如何收场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我们要的是应急的反应,而不是事后诸葛亮的无济于事。我们需要追求完美的精神,但也需要有面对失误地勇气和理性;我们需要破釜沉舟的决心,却也要避免乌江自刎的可惜。究其根本,还是关于事和人的价值衡量问题。
文竹
20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