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称心!(深度好文)

作者: c59b2f6d6d46 | 来源:发表于2019-06-25 12:57 被阅读15次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生。

万事只求半称心,意味着常常要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林语堂先生说,这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半称心”并非消极无奈,而是一种人到中年后的豁达与智慧。“半”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灵状态,一种人生智慧,一种处世哲学。

假如事事尽如人意,那有什么努力和辉煌精彩可言呢?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遗憾才显出生活本色。

人生几十年,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都有,故称“百味人生。”

世界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就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只有平心静气胸无太多的杂念,才能及时把握机遇、化险为夷。

万事只求“半称心”,是胸襟宽广,是淡定从容的处世哲学。

万事只求“半称心”,是不设置太玄的目标,不盲目的去攀比。不生非分之想,不贪非分之财。

可能我们得不到某些东西,但也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可能我们达不到某项目标,但也不要一味得垂头丧气。

杨绛出生在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她的家境殷实,生活养尊处优,从小到大都是有名的才女。

可是嫁给钱钟书后,便跟着丈夫漂流海外求学, 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做饭制衣,翻墙爬窗,无所不能。

杨绛说:“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获得了金钱未必能拥有快乐,拥有快乐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拥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愿以偿。”

人生不易,生活不易,让我们珍惜拥有,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以求通达明智、沉浮自如。

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做世间功利的奴隶,不为凡尘中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使自已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

不去强求完美,做真实的自我,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的状态;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乐就在身边。

万事只求半称心,这不是玩世,这是求是。追求“半称心”的生活,不是无奈和消极,而是一种豁达和智慧。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 半称心!(深度好文)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生。 万...

  • 半称心!(深度好文)

    中国人的“半”字哲学,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恰到好处,余韵无穷。 生活不必太完满,一半就好。 于无声处听惊雷,...

  • 半称心(深度好文)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生。(更...

  • 半(深度好文)

    何为圆满? 一定要完美无缺才算吗? 一定要十全十美吗? 我想不是的。 “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江水,层次更加丰富; “...

  • 半(深度好文)

    在古代,有一首有趣的《半字诗》,内容如下: 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 半...

  • 半称心

    儿时印象的自己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女孩,性格极其的敏感,且自卑,所以大人们经常叫我做事情总是随叫随到,典型的大家喜欢的...

  • 半称心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 半称心

    《清史稿·曾国藩传》载,晚清“第一中兴名臣”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后,他手握重兵,权倾天下。当有人鼓噪着要他坐天下时...

  • 半称心

    据说人老了,就得过"半称心"的生活!此文让我受益终生~ 2017-01-06 新老人 在杭州灵隐寺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 半称心

    灵隐寺内有这样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对联语言朴实,却富含哲理。 这种“半称心”的生活和知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称心!(深度好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fu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