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健康&养生
聊聊足廯(脚气)这件事

聊聊足廯(脚气)这件事

作者: 0f7c641633f9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19:47 被阅读270次
足藓在世界上广为流行

足廯,俗称香港脚,也称脚气,为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病症,常夏天严重,冬天有所缓解,在世界上广为流行。

一、足廯(脚气)产生原因

究其原因,主要有自身原因和外部传染。

一、自身原因

聊聊足廯(脚气)这件事

1、我们的足底和指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足底和指间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因此出汗较多。

2、我们的脚上常要穿上鞋子和袜子,因此常常处于温暖潮湿的封闭空间,空气流动性差。

3、足底皮肤的角质层较厚,角质层所含的角蛋白为真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助长了真菌的生长。

4、人们在特殊时期,如妊娠、肥胖、受外伤、糖尿病、滥用抗生素的时候易患足廯。

5、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经常一双鞋一直穿,不注意鞋袜的清洁。

二、外部传染

聊聊足廯(脚气)这件事

1、他人传染,与患有足廯者共用洗脚盆、洗脚巾、拖鞋、洗澡盆、浴巾,在足廯患者经过的公共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行走。

当然,除此之外,患有足廯的患者,还极易对自身传染。

由于足廯常常令人瘙痒难忍,因此很多人或自觉或不自觉地抓挠,传染到手上而发生手廯,俗称鹅掌风);当真菌在指(趾)间生长,则成甲廯(灰指甲)。

二、足廯的主要类型

一、水疱型

水疱型脚廯

多发生在夏季,表现症状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的深在性水疱,呈疏散或成群分布。

一般,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时可形成多房水疱;在撕去疱壁时,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二、糜烂型

糜烂型脚廯

此种足廯常见于多汗者,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使得表皮脱落,露出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其脚趾缝、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累及,瘙痒剧烈。

多发于3、4、5趾缝间。

三、鳞屑角化型

鳞屑角化型脚气

表现症状为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角质增厚、粗糙、脱屑、鳞屑呈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三、足廯(脚气)和手廯的治疗方子

中医认为足廯(脚气)多因脾胃湿热,其循经上行于手,则发于手廯;下注于足,则发足廯。或由湿热生虫,或相互传染以致。

一、白鲜皮类方子

白鲜皮

1、主治足廯

制作方法:紫地榆、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各30克,花椒目5克,百部、土荆皮、羌活、蛇床子、黄柏各15克。

用法用量:水煎外洗,每日一剂,每日2次。(引自《当代中医药文献》)

2、主治顽固性足廯

制作方法:苦参、白鲜皮各60克,蛇床子、地肤子、百部各5克,丁香6克,枯矾20克,阿司匹林、花椒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每日两次,将药液浓缩至1升,加食醋1升,浸泡足部,每次30分钟。

二、凤仙花类方子

凤仙花

1、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疗手廯

制作方法及用法用量:

准备白凤仙花(连根)两大棵,白矾120克。

将凤仙花和白矾加醋共捣烂搽于患处,大伏天治疗为宜。

三、芦荟类方子

芦荟

1、治疗足廯

制作方法及用法用量:将芦荟叶洗净去皮,外擦患处,每日一次。

2、治疗足廯

可用白酒泡芦荟,待芦荟色泽由绿变黄,取酒滴于患处,每日数次。

四、桑枝类方子

桑枝

1、适用于脚气严重的患者

制作方法及用法用量:准备桃树枝、柳树枝、槐树枝、榆树枝、楝树、楮树枝、桑枝、杉枝、荆芥、防风各适量,同煎,先熏后洗,一日两次。

2、适用于脚气严重且肿胀的患者

制作方法及用法用量:

1、准备生薏米仁120克、赤小豆150克、桑枝500克。

2、用淘米200毫升煎煮上面材料,先熏后洗,两足浸泡30分钟至一个小时,一日三次。

五、木瓜类方子

木瓜

1、治疗足廯

制作方法及用法用量:

1、准备制木瓜30克、甘草30克。

2、将上述材料水煎取汁,等待其变温后足浴5~10分钟。

3、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六、干姜

聊聊足廯(脚气)这件事

1、去除脚臭

在热姜水中加入少量盐和醋,浸泡双足15分钟左右。

以上就是我对脚气这件事的整理,希望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聊足廯(脚气)这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fu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