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藏岱而名,后因传说黄帝在此炼丹,而得名“黄山”。
前阵子,去了趟黄山。黄山、齐云山和古村落带来的文化认知,刷新了原有对安徽的认知。
今天这篇散文游记,记录的是爬黄山的感受。
01野蛮生长
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它的种子或是随风飘散,或是被飞鸟衔进崖壁里的缝隙。然后,它便在崖缝之中,深深扎根,野蛮生长。
我们说到的“野蛮生长”,通常是说利用一堆资源,站在风口,顺势而为,在天上飞。
我想到了马云老师在阿里内部讲话里说到的迎客松的例子:“野蛮生长不是资源,不是环境,是一种精神造成的。假如你能够靠资源和环境保障你生长,那就不存在野蛮一说了,因为那种出来的可能是杂草。所以,野蛮生长是精神让其野蛮,而非资源环境。”
迎客松才是真正“野蛮生长”的代表。
02尝试一下
在往最高峰莲花峰前进的时候,遇到了分叉口,右侧通往莲花峰,抬望眼,悬崖峭壁,步履维艰;左侧通往另一峰,放眼看,路势平坦,势如破竹。
我问小蔡蔡:“你要走哪条路呀?”
“那边!”他指向了左边。
“为啥?”
“因为太高啦!”
“那你要不要尝试一下呢?说不定你能爬上呢,最上面的风景比那边更好看哦。”我一直用“尝试”的方式来激励,“那现在你选哪边?”
“这边!”他指向了右边。
是的,尝试了,才知道自己行不行。
03立里程碑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确定方向后,我们就开始登天梯。
一路上,我们看到很多下山的人,或斜着,或爬着往下走。
一路上,蔡蔡也得到了很多叔叔阿姨的鼓励:“这么小的娃,很厉害哦!加油!”
一路上,我们感受着温度和风声的渐变,感受着'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韵味。
一路上,我们看着离地表越来越远,能走的路越来越窄。直到那一刻,登顶。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听说,来爬黄山的人,90%会选择放弃攀登莲花峰。
更何况,你这个小娃,还全程无协助,全靠自己的双脚,和双手。(是的,我们都是匍匐前进,节省体力)
这将是你的一个里程碑,拿出去,就是自己的一个牛故事。
拿进来,就是一则心灵鸡汤——凡事并不难,迈出后,回头望,那一步也不过尔尔!
04量力而行
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途中,膝盖压力过大,后半程彻底颓废。
而小蔡蔡依然活蹦乱跳。嗯,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
下一站——“猴子观海”——我选择了放弃。
如果坚持,那是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到头来完全得不偿失。
最后证明,这个决定,太明智!
要不然,我们当晚可能被困在电闪雷鸣的山谷之中了。
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我们想要而不得的东西,何必那么执着呢?
至少,我曾收获,刚走过的那段路;欣赏过,那段靓丽的风景。
05自我修复
一瘸一拐回酒店后,听导游说,一般第二天都横着走的。
我还是五点多起床,码字写作,然后等待出发。
脚步,依然轻盈,继续暴走一天。我们家的体力,看傻了导游。
修复力靠的是身体自身调节的能力,就像大自然一样,都有一个自我平衡的阈值。
阈值之内,都可以靠系统自动修复;而超过阈值,大自然叫失衡,对于身体,那就是生病。
在高压的工作和生活里,保证自我修复力的前提,就是劳逸结合。
不要以为自己年轻,凡事都去扛,消耗的,是我们看不见的内力。
除了提升内功之外,也要保护好内功的自我修复力,注意休息。
06写在最后
山,有有形之山,和无形之山。
登山,在教育我们要敢于攀登的同时,也让我们能静下心,可以更好的,和内心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