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一块新硬盘需要分区之后才能使用,一块硬盘有很多扇区,而第一个扇区特别重要,他记录了整块磁盘的重要信息,包括两个内容:
主引导分区(Master Boot Record, MBR): 可以安装和引导加载程序的地方,有446bytes。
分区表(Partition table):记录整个硬盘分区的状态,有64bytes。
折腾过双系统应该知道MBR,有时候启动的时候找不到另外一个系统都是因为MBR被破坏,导致找不到它的引导程序。而分区表就是我们提到的存储磁盘分区信息的地方,所谓的磁盘分区就是对这64bytes的分区表进行设置。
磁盘分区有三种类型:
主分区: 主分区也叫引导分区,系统一般需要安装在这个主分区中,这样才能保证开机自动进入系统。简单来说,主分区就是可以引导电脑开机读取文件的一个磁盘分区,由于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16非字节,所以一块硬盘,最多可以同时创建4个主分区,当创建完四个主分区后,就无法再创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了。
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是一个概念,实际在硬盘中是看不到的,也无法直接使用扩展分区。除了主分区外,剩余的磁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了。当一块硬盘将所有容量都分给了主分区,那就没有扩展分区了,仅当主分区容量小于硬盘容量,剩下的空间就属于扩展分区了,扩展分区可以继续进行扩展切割分为多个逻辑分区。每块磁盘最多只有一个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持续切割出来的分区,逻辑分区的数量依操作系统而不同,在Linux系统中,IDE硬盘最多有59个逻辑分区;SATA硬盘则有11个逻辑分区。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知道磁盘最多有四个主分区或者三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如果想打破4的限制,必须有一个扩展分区,然后将扩展分区切割成多个逻辑分区。扩展分区的目的就是使用额外的扇区来记录分区信息,扩展分区本身不能被格式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