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蔡康永的情商课
今天要介绍的这个情绪,叫做Kitsch——刻奇。刻是“刻薄”的“刻”,奇是“奇怪”的“奇”,这是我们从发音方面,所翻译过来的。
为什么要介绍刻奇Kitsch这个情绪呢?因为我们不想要被自己骗,我们不想要被别人骗。而刻奇这个情绪是来自于,不管是我们对自己人物的设定有一种假想,被这个人设所绑架之后,我们觉得在某些状况之下,我们一定要表达出某一种情绪;或者,是被这个社会给集体绑架,乃至于集体催眠,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很有可能是假的情绪。我们既然要认知自己的情绪,就要认出来,什么情绪是真的我们的情绪?什么是假的情绪?
我念小学的时候,被选为毕业生的代表。代表全体的毕业生致答词,也就是发表一篇演讲,来感谢这么多年下来,学校里的老师,还有同学们。你听到这里就可以想象,发表这篇演讲所追求的境界,就是全校的老师跟学生抱头痛哭成一团,非常的煽情。我现在讲到这里,光是回想当时的情景,都依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可是,一定要做到这样子,才算是完成了我们的责任。我完全相信,当我在发表这篇演讲的时候,在座的很多同学就算是有流眼泪,心里面可能还是会偷偷地翻白眼,觉得是“被大家的情绪所感染了,不得不哭”,或者当时群体的压力,造成“不得不哭”的压力。
如果在毕业典礼之后,回到家里面冷静下来,回想刚才的情景,觉得那个眼泪是假的,那就是一种刻奇Kitsch,那就是一种在群体催眠,或者是群体压力之下,自我愚弄的情绪,是一个假情绪。可是不可否认,也有的人是真的情绪。TA真的好喜欢学校的同学们,TA真的好感激全校的老师们,那那个眼泪就是真的情绪。所以各位可以回想一下,在毕业典礼当中,你所流下的眼泪“是真的吗?”还是“是一种刻奇Kitsch?”
当我们流露出某一种情绪,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我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就要想一下,“这个情绪真的是我的吗?”还是“是自己被自己给骗了?”
刻奇Kitsch这种情况会发生,有的时候是跟我们的人物设定有关系。我们自己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的人物,我们就会在那个压力之下,表达出某一种情感。毕业典礼当中,我们把自己设定为“充满感恩之心的毕业生”,我们就会觉得“要好好的哭一场,才能表达我们对学校的感激之情”。一样的,在葬礼上面,我们觉得“我们应该要对这个过世的人充满了怀念,充满了悼念”,我们也会觉得“应该要留下感伤的眼泪”。
我们会基于社会的压力,感觉在某一些时刻,我们要表达出适当的情绪。这个适当的情绪,未必是我们真的情绪。可是没有关系。有的时候我们只想做一个合群的人,只不过,我们不要被自己给骗了,以为那个情绪是我们真实的情绪。
因为这当中潜在着一种危险,如果我们过度地习以为常,把这种情绪当成就是我们理所当然的真实的情绪,渐渐地我们就会失去“辨认我们情绪真假”的能力。我们会被社会所赋予我们的角色所绑架,而流露出不符合这种身份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自己失态了。
刻奇最可怕的境界,是有的人被自己催眠之后,表达出了假的情绪,而且还被自己这个假的情绪给感动了。越感动,就越表达;越表达,就越夸张。
情商课,鼓励大家要追求的就是真实的情绪,而不是自我愚弄,自我催眠,乃至于被社会绑架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