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情人节,跟教育有什么关系?

情人节,跟教育有什么关系?

作者: 智能观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18:16 被阅读9次


    中国版的《完美陌生人》似乎比原版要搞笑一些。

    结局也没有原版沉重。

    原版赤裸裸地讽刺着人们惊心地虚伪。国版的结局是向好的,尽管哪里怪怪的。

    我们终究还是希望看到爱情,希望有个好的结局。

    是呀,谁不希望有一个人,你可以在TA面前不用装、真实简单快乐地过活;谁不希望能有人陪你看云卷云舒,看人世沧桑;谁不希望快乐时有人分享,悲伤时有人拥抱;谁不希望生病到迷迷糊糊起不来床时,有人在身边照顾你。

    爱情是什么?一种感觉?情绪?荷尔蒙?肾上腺?还是累世的缘?宿世的债?或是害怕孤独的果?恐怕没人能说得清楚。即便如此,它依然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之一,是支撑一个凡人一生幸福的几大支柱之一,是人类的美好向往之一。

    说到追求美好,应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因为对美好的追求,我们的社会进步、文明刷新、科技迭代,生活日新月异。

    因为对美好的追求,我们有了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科技产品。

    这些产品除了让工作与生活更方便快捷,让我们的视听享受不断升级,也带来了我们想要的任何信息。

    如《来电狂响》中所说,以前分手删个电话就行,现在删电话、删微信、删微博关注、删照片,即使这样,人家也能在支付宝找到你。

    现在,要和一个人老死不相往来,太难了。

    经常有小伙伴问我:姐,你相信爱情吗?

    看着那一张张年轻却带着沧桑的脸,我说:相信。

    那些提问的小伙伴,至少要小我八九岁。能提这个问题的,都是情路颇为坎坷的。她们很想了解,这么独立的一个大龄姐姐,是怎么看待爱情的。

    在她们面前,我当然说相信,凡是人世间美好的,都该相信。看着她们眸子里闪耀着期待的光离去时,我也会自问:你相信爱情吗?

    讲真,几年前,我是质疑的。

    一个兄长的战友,生活中典型的好老公、好父亲。少有的朋友圈经常晒老婆和娃的男人。因为他的工作在影视圈,老婆自然不放心,他家的固定节目,是每天回家老婆要检查他的手机。所有社交软件过一遍,短信过一遍。他也乐意看老婆检查。

    然而,他老婆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被她看得如此之严的老公,每天进家之前会先清理一遍手机;她也没有想到,这个整日哄着她看似清清白白的男人,其实早已出轨。

    一对同学,朋友和亲人面前的模范夫妇。恋爱4年,结婚10年,给人永远是此生不渝的印象。然而,就是这样一对夫妇,妻子当年在结婚之前出轨。被发现后,痛哭流涕忏悔发誓,老公不忍心而没有分手。但当年的种子已然种下,即使再爱,这个男人内心也开始扭曲。最终,婚后,男人也出轨。两个人依然维持着表面的和谐与恩爱,就这样虚假地恩爱着,那么多年。

    另一个模范丈夫,妻子漂亮能干,孩子乖巧上进,夫妻恩爱幸福。他的妻子不会知道,即使优秀如她,即使爱情如斯,她的丈夫,也一直行进在出轨的路上。

    看着那些表面维系着婚姻的平静与幸福,背地里不知出轨多少次的男男女女们,我能相信爱情吗?

    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这些人与事,并非杜撰。对一个向往美好的大龄女青年来说,看着那些道貌岸然,还会相信爱情吗?

    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而科技,让人性所有的弱点与缺憾可以有轻易发挥的场地,然后,顺便存个档。

    蒋勋在讲解红楼梦时,感叹红楼梦作者之真实。他说,我们现代人反而不如古人,在有些事情上,现代人只敢讲表面的东西,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事情反而避讳很多。但红楼梦的作者会直接写出来。比如,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面对生理变化的表现。

    是的,别说文学作品,即便是我们从老师到家长,面对生理发生变化的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们,有几人能正面面对?又有几人耐心跟孩子们交流过?也或许,不是没有耐心,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我们的文化,让我们在面对很多事情时是羞于表达的。

    我们习惯了上学被禁止恋爱,毕业又被马上催婚的变态价值观。我们接受的关于爱情的教育,太少了。

    有人说,25岁以前结婚的,有一半已经离婚,一半正在出轨。这句话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一定问题。

    朋友问我今天在忙什么。我说,情人节了,写个话题。

    朋友:情人节跟教育有什么关系?

    多么传统又经典的好问题!

    这就是今天想跟你聊聊的原因。因为每个人都这样想,情人节、爱情跟教育有什么关系?跟孩子有什么关系?大人能教给孩子们什么?避孕吗?

    如果,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对于爱情、对爱还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那我们能教给孩子们什么?!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整日守着虚假过活,本身不作改变,我们会与美好相遇吗?

    因为美好难相遇,所以在人工智能刚被大众认识的初期,就有人问:人类会跟机器人恋爱吗?

    会吧。

    未来,谁能说得好呢?说不准真就有人跟Her相爱了呢。

    可是,即便与机器人恋爱,就能收获美好么?

    很难。

    经常遇到一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儿,要求非常严格。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优秀成他们理想的样子。

    20年前,写下《死亡日记》的陆幼青写到,很多朋友碰巧都生了女儿。于是,朋友聚会,就成了小女孩们的天下。他看着那些优秀的小女孩们,经常想,未来得多优秀的男人,才能配得上她们呀。

    我们太注重把孩子培养得“优秀”,却忽略了那些决定他们日后生活幸福的因素。因此,很多优秀的人,其实并不幸福。

    很多看似幸福的人,面具下是怎样的表情,谁也说不好。

    我们不希望下一代仍活成这种状态。因此,很多人在不断反思与总结。

    曾经,一个长辈告诉我,每个思想家,都要经历一次或数次三观破碎与重建的过程。

    当我质疑爱情时,一个朋友,用自身的经历帮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重新思考并重建了三观。

    他是我认识的少有的几个不断反思自我,并努力修正自己的异性之一。他的思想在不断成熟,他本身也在不断践行。

    他说,以前,看到妻子追韩剧时,他会内心不悦,也会说她。后来他想,只要妻子开心,追韩剧也是一种生活。为什么要要求每个人的生活都在你的标准内呢?

    有了孩子后,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希望给孩子好的教育。看了无数的育儿书,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于是,他大量阅读国内外经典,从中领悟总结,并将前人提出的“育儿育己”发扬光大。

    在这个育己的过程中,他和儿子都在成长,他太太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他也影响了很多人。包括我。

    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自己就该先做到。

    是呀,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怎样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们是否做到了?

    他也让我看到,人们希望的那些美好,虽然少,但还是有的。

    科技让我们生活更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容易遇人不淑;让我们享受无数信息的同时,也更容易被精神垃圾影响;让我们更方便沟通的同时,也更容易释放人性的丑陋。

    我经常回想朋友提出的问题:人活着就是要受苦的吗?我们能为下一代做什么?

    以前,受父母的影响,我以为生活中吃苦是正常的,以为生活中最主要的就是工作(我的父母都是工作狂,父亲年近70,依然在创业;母亲尽管身体不好,但工作中凭着一股子韧劲儿与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觉悟,成了厂劳模、市劳模,是工作中的骨干。在母亲身边生活的日子,她整日给我唠叨的,都是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努力工作、怎样统筹时间,甚至怎样孝敬长辈),所以,工作中,我可以轻松成为骨干。

    但是,母亲没有教给我什么是爱情,爱情在生命中的位置,怎样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爱人。我们是没有爱情观的。

    这些话题,在一本正经的中国父母那里,是羞于启齿的。关于这项技能,中国的孩子都需要自己摸索,自学成才。尽管,很多人成不了才。

    多少人如当初的我一样,在父母的固定思维模式影响下活着?现在的孩子,是否依然如此?

    多少世俗眼中优秀的孩子,私生活一塌糊涂;多少善良优秀的女生,因缺乏正确的爱情观、缺乏足够的爱而自卑,最终遇人不淑。

    爱情是人类写不完的话题,也很难靠理性去面对。这几年流行一句话:给孩子最好的爱,是爸爸爱妈妈。

    我想给这句话加一个前提:请去掉虚假。

    我们能否先做那个真实的自己,用对孩子的希望,来要求自己;用正确的爱情观面对自己的情感并影响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路上,除了专注培养孩子那些“优秀”的技能,也关注一些曾被忽略的东西,跟孩子们一起去创造幸福呢?

    愿每个人都拥有理想的爱情!

    更多干货文章,请关注智能观的公众号:zhinengguanym,里面很多方法论、干货与前沿思想等文章。在对话框回复:编码书,获取儿童编码相关书籍。有关前沿教育的问题,也欢迎与我们交流。

    —完—

    亲爱的朋友:

    情人节快乐!

    今天的文章不甜。写的过程中我也数次停笔,想聊得太多,最后就不知所云了。

    或许不该在这个日子跟你聊这些,但我更希望能跟你一起去面对现实,并探讨或寻找一些改变的方法。

    关于爱情,你会跟孩子或学生怎么交流?

    等你告诉我。

    再祝节日快乐!

    智能观 灵米

    2019-2-14 于北京中关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人节,跟教育有什么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hy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