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车子、罐子和房子
上一章老子从个体的人的生老病死的角度,告诉我们,做人要无为,要守雌,要不有、不恃、不宰。简单了说就是尽可能保持一种空的、不满的状态。那老子是基于什么道理才得出这个决论的?这就是这一章利、用之辩要讲的内容。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一章。
前面三句话用现代语讲很简单:做了辆车,车是空的,所以可以用来装载运输东西;做了些陶罐,可以用作日常装水装食物;还造了大房子,也因为房子是空的,所以可用来住人。
车子、罐子和房子,它们之所以能起到车子、罐子和房子的作用,因为做成时,它们是空的。但如果货物装满车子、水灌满了罐子、屋子里已住满了人,这时的车子、罐子和房子还有装货、装水、住人的功能吗?
于是就有了这一章的最后一句: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这句究竟要表达怎么个意思,还真不太弄得明白。试着解读一下:
新做了车子、罐子和房子,空着肯定是不对的,也不现实,不然造它们出来干什么?就如人一出生,总是要吃喝拉撒慢慢长大的。不然人活不了,车子、罐子和房子也失去了作用。
然后这车子、罐子和房子完全满着也不对,就如人的生命活力全部用完。于是这利和用全部没有了。
绕是有点绕,自己都有点晕了。总之结合上一章的意思,猜测老子的意思是,装总是要装的,慢慢装吧。利已得,用还有!
天人合一,圣人之于天下百姓,同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