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说道,大部分场合中我们说的“私域流量”指的都是“微信生态”,即围绕微信建立起来的庞大流量网络。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微信生态的组成以及特点,如何运营好微信生态的话题,我们放在后面再说。
一、组成
1. 个人微信号。这个不必多说,一个微信号最多可加满5000人,但是要注意主动加人和被动加人的频率,主动加人每天在20个左右,否则会查找失败。如果微信号短期内被大量人搜索,也会无法添加,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可以。
2. 微信群。微信群是私域流量的另一个重要载体。当前做群运营也会面临腾讯的诸多限制。群成员最多500人,当群成员在100人以下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入群;超过100后,群成员可以邀请其他人加入,且不需要通过群主验证;但是,超过一百人之后,再进去的人必须要进行实名认证并且开通微信支付。另外还要注意群被多人举报后是有被封禁的风险的。
3. 朋友圈。朋友圈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是个人影响力最重要的出口之一。前些年是微商和代购朋友们的主战场。朋友圈运营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发广告太多,或者账号存在异常行为被人举报过,你发的朋友圈是会被微信屏蔽掉的。
4. 微信公众号和服务号。现在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去,有一定量粉丝的公众号还会继续做品牌、业务的推广。服务号主要承接的是消息触达功能,通常是和小程序绑定的业务。服务号的模板消息触达是被各个企业用的微信业务之一。短信很容易被忽略,小程序客服消息会被折叠,app的push也经常被关闭,而服务号的模板消息,则可以不被折叠地出现在用户微信聊天页面的醒目位置,因此极具价值。2021年1月7日微信还出了个公告,要取消服务号模板消息改为订阅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底下清一色的负面评论。的确,很多公司的业务就是靠着模板消息呢,比如银行余额变动、门店排号提醒物流通知等。如果发生变动那影响的企业用户则太多了。
5. 小程序。小程序能帮助企业将他们的业务通过自己开发的代码搬到微信中,基于便捷的社交关系链,小程序天然适合做裂变。小程序应该算是私域流量体系中,承载业务最完整的一环。即使对于没有代码开发能力的企业来说,也有大量的第三方工具可以将业务在小程序中实现。
6. 企业微信。企业微信是另一个重要的私域流量载体之一。很多线下门店的导购人手一个企业微信。企业微信不仅是另一个形态的微信号,它还有一整套运营的工具支持,比如自动化回复等功能。同时企业微信也是企业进行内部员工管理的平台,它也是一个对外部顾客进行管理的SCRM平台。
7. 视频号。视频号在短视频时代来的有点晚,但却是必要的,对于品牌营销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内容输出渠道。
二、特点
微信生态是大厂中唯一一个可以称得上是“生态”的产品矩阵。“生态”是什么?借用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的概念,它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微信生态中,用户就是一个个的“生物”,而上面说的微信群、小程序等各种载体,就是“环境”,我们也可以成称为“场景”。用户在不同的微信场景中的迁移、互动、交流就构成了这个生态的图景。生态的特点一个是“物种多样性”,另一个是“互利共生”。微信打造的生态就是向着这两个要点进发的。
1. 用户全覆盖。微信生态最大的特点来自于用户量。张小龙在“2021微信公开课”中说到每天有10.9亿用户打开微信,那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个生态内潜在触达的用户量就达到了这么多,这对任何企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用户来源。
2. 规模效应。生态就意味着壁垒,意味着再建一个生态就要额外付出更多的成本。生态天然具有规模效应,对于用户和厂商来说都是。这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如果所有用户都在一个地方,那么就没有必要在另一个地方重复造轮子了。
3. 功能齐全,连通性好。微信生态的组成部分很多,从场景上来说,几乎可以覆盖绝大多数商业场景。同时他们之间的跳转也很顺畅,虽然在实现上还会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小程序内不能长按识别公众号、小程序之外的二维码,但总体上来说,各个模块之间的跳转链路还是十分通顺的。通顺就意味着流失率的减少和转化率的提高。
4. 第三方工具齐全。前面提到过,针对微信的第三方工具特别多,并且随微信规则的变化也很及时。这在其他平台上是很难实现的。
5. 打通支付。虽然支付宝作为两大支付工具之一,但支付宝并没有形成微信那样的生态。微信生态的杀手锏之一,就是在各个场景下打通了微信支付,从而能让业务在微信生态内形成闭环,极具用户价值。
6. 天然适合做社交裂变。这一点也提到过了,只是现在微信对于裂变的封禁很严格,但也并不是做不了,微信依然是目前最适合做社交裂变的场景。
7. 强大的研发能力。整个微信生态是一直在演化演进的,不论是产品层面还是规则层面。从这一点来说,微信生态还会迎着市场变化而改进,同时相应的用户需求也会被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