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霞 9月8日)
昨个又被打击了。
跟闺蜜聊天,她笑话我总看各种成功学技能书心理学,却不看电影电视剧。她说,影视作品才是汇集了人性众生相的,是提炼过的人设。
仔细想想,电影看过一些,电视剧确实接触较少,主要原因是我脾气急躁,电视剧节奏拖沓又漫长。不过,既然被她提升到这个高度,以后我还是耐着性子刷剧吧,以涨知识的名义看电视,毫无负罪感,哈哈哈。
之后,聊到了《罗马假日》,聊到赫本,聊到气质。
这些年,“气质”两字被广泛提及。人人都想提升气质,尤其女人。也包括我。当我不再青春,希望冠以气质两字。
啥叫气质?
心理学上有定义。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理论知识太遥远。但书上说“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这句不深奥。大家都认同,相信气质的可塑性。
闺蜜买了赫本相册。我以为她是学赫本的精致。她告诉我,相册不教精致,她看相册研究的是气质的内在养成。
“我也要研究气质。”我热情洋溢、积极主动。
“其实,你看了很多讨论女性气质内在养成的书,已经够多了。关键是反复看气质养成的重要性,却没有去养成。”说得如此直白,还毫不掩饰的坏笑。
“?”我不服。
“没有养成的材料啊。”又一阵笑。
“啊啊啊!我一直在看重要性,没填材料?气死了!我去读书读史去了!”恼羞成怒,恨铁不成钢(恨自己不争气)。
服饰研究?工业革命与时尚的关系?各种历史书?还没开始读,已经头晕。
头晕头疼,还是要读。对于女人,礼仪、仪态这些外在的呈现,确实需要足够的内在材料,方显气质。
女人啊,提升气质得有料 女人啊,提升气质得有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