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初教师
从教5年内的新教师。
特点:初出茅庐,缺少教学经验。
首要任务: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成长策略:学习
1.建立常规,训练技能,夯实教学基本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样样都要过关。
2.学习:向教育事件学习,向书籍学习,向身边的智慧教师学习。
骨干教师
构成: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
星级教师、优秀班主任、各级各类评优获奖教师
特点:经验较丰富,业务能力较强
首要任务:把握好关键期。
成长策略:反思
1.善于记录事件,自我反思。(把教育生涯中的成功事件、失败事件、值得回味的事件,像写故事一样写下来。)
2.向自己学习。找到自己的亮点,不足,自己进行反思和提升。
卓越教师
特点:优质公开课、论文,教学水平高,学科名师
首要任务:打造品牌
成长策略:专注课程,打造个人品牌,整理成果
1.专注课程,研究微课程。
2.锻造品牌。
3.向重要他人学习,向自己学习
4.出课例,出论文,成为领域内的专家。带动教师发展,做出标志性成果。
自我剖析
通过对这三阶段教师的剖析。我进行了自我审视。
我的职初阶段,精力旺盛,一腔热血,觉得自己可以游刃有余地教好一群小毛孩。
常规业务训练并不扎实,所以这方面需要长期坚持练习。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7年,我做教研组长已经好几年了,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获得过班主任素质大赛一等奖,以及其他很多荣誉。
这个阶段,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课堂和自己的教学,读了很多书,撰写教育随笔,进行了很多尝试。后加入名师工作室。我被很多人叫做“骨干教师”。
我一直觉得“骨干”一词是份量很重的,一直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所以一直在不断努力着。
这一阶段,我丢掉了工作之初的毛手毛脚,做事比较沉稳干练了。也开始思考我自己的亮点和不足是什么。
我的亮点是什么:工作认真、热情高;善于思考,勤于记录;对学生用心,特别爱。
我的不足是什么:琐事缠身,疲于应付;不善人际,有待圆滑;思考缺乏深度;业务需要不断精进;我不是班主任。
通过对自己的审视,我发现我在工作的第七年,已经进入骨干教师阶段。而距离卓越教师教师还相差甚远。
如何从骨干教师走向卓越教师?
一、方向
祖庆老师以自己的成长为例说明了一个人生感悟:“当年,我一边想成为优秀的教师,一边想当优秀的副校长,结果是两边都没做好。”
所以说:看准方向非常重要。
反思: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往何方?我在哪个领域更专业一些?更能专注下去?哪个方向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行文至此,我并没有明确自己的方向,这是很可悲的。
同时我也感谢今日可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至少,我意识到了这个亟待思考的个人问题了。
二、能量
持续阅读。
读人:缩小应酬圈,扩大优质交流圈。结识更多优秀的人,向他们学习。靠近优秀,努力成为优秀的一员。
“倘若你身边有一群很优秀的朋友,为了能和他们对话,你会“不待扬鞭自奋蹄”。
这一点,需要再努力。
读书:读书是打底子,只有底盘功夫扎实了,人才能站得稳。
我的阅读应由浅层次阅读逐步向深度阅读推进。读有理论基础的书,开阔思维的书,不同观点的书,更加专业的书。
这一点,继续保持,还不错。
读物: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此次杭州之行,一边读书,一边旅游,一边写作。既是精神寻我之旅,也是一次很好的长距离出行锻炼。可以说是同时了拥有身体和灵魂的出行。读物,一直在路上。
这一点,做的很好。
读课。听的多不如听得对,听的对不如听得专。课,要有选择的听。模仿——研究——实践——改进——形成个人风格。
以前听得多,听得杂,细想下来竟不知道到底学了什么。何不放慢脚步,盯紧一堂课,一个知识点的处理,一个细节。学会比学多更重要。
经由四个读,把每一个都做好做扎实。就可以可以慢慢积蓄能量,给自己打好底子。
三、行动
1.上好家常课,从每一节课开始,练好看家本领。
2.努力成为骨干教师,尝试构建自己的微课程,日积月累成为品牌。
3.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情。
4.精进自己,让自己的优势越来越亮。
总之:找准一个方向,通过四读积蓄能量,并通过坚定不移地行动,练好自己的绝招。
才能经由骨干阶段上升到卓越阶段。
诚然不是人人都可以卓越,但卓越教师所具有的品质,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