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有感||听说课的输入要到的程度

教学有感||听说课的输入要到的程度

作者: 野蒲公英 | 来源:发表于2024-04-02 21:57 被阅读0次

上个星期三是片区公开教研,一下午听了三节课,最后一节课要对这三节课进行点评。听到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对听力教学中的听前环节有了更深的理解。听前的铺垫,学习新单词和新句型这两部分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实际课上操作起来,需要做好,课前得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由于学情不一样,班上的学生都是普通的学生,基础弱的多,课前的预习也很重要。

我们想要学生能够输出,那就要充分输入,这里的输入,指的是我们需要没有痕迹的把单词和句型呈现出来,而不是我们直接强硬教,这样就真的是在满堂灌。词汇的学习需要结合语境,要创设和这个话题相关的语境,在这个语境下自然而然的融入语言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那么课前老师准备课件就要非常充分才能保证课堂效果。

发现自己的一个问题所在就是,也是继上个学期公开课后的后知后觉的感受到的。虽然当时组长给我提出来了,但是当时没有很深的感触。

要减少教的痕迹,而是要一步步引出来。我之前那节课,我说的比较多,学生说的比较少。这位公开课的老师,也是。似乎她一直控制着学生在这个既定的范围内,希望他们不要出去。而且老师一直在讲,总是在走动。这点是其他老师在课后的单独的评价,后来我想了想整个过程,真的是这样。也映射到了我身上,需要改。

听前的步骤

那节课,老师在教授有关的方位的短语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动图和文字相结合,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短语和单词的意思。在学习理解的层次上,做足了工作。

紧接着在输出环节,借助刚才的输入,直接看图,借助图片来辅助,一小段一小段路程来呈现,老师带着学生复述,有80%的同学在课上能够完成。需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就已经非常棒了,基础知识上基本上都掌握了。

从这里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每节课列的4至5或更多的目标,真的有达成吗?我们自己需要思考这个问题。在听桂婷婷老师的一节课的时候,Chinese Festival 其中讲到了一半,老师回过带着同学再次看学校目标,一个个在逐步达成。以目标为始,以目标推动教学活动

而我反思了一个问题,一方面我们没有那么仔细的去备课,这个确实需要很多的时间精力,那节课呈现出来的,是一节课公开课的样子,公开课的准备花的时间,是平时备课的好几倍。常规课很难节节课精彩,毕竟也有教学任务和成绩的压力在,学校只看成绩,有时候顾不了那么多,只能应试教育。

不过,在这周的听说课备课中,我很认真的在执行这一点,把听前的环节每一步都有梳理,衔接到位,这样环节和环节之间就很自然。这周备的是第八单元第二话题的两篇听说课,和旅行相关,也比较感兴趣,充分去琢磨了怎么上,搜集资料等。

尽量让听前的活动做的充足且有意义。让他们在课上掌握住单词的背诵和主要的句式,这样下课的任务就会轻松一些。具体的还是要看到时候上的时候学生的反应,预设是预设,实际是实际,我们得要做好调节。

相关文章

  • 听说课教学

    今天听了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郑慧敏老师的一节听说课。这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1单元Unit11 How wa...

  • 听说课有感

    昨天被抓壮丁去听说课 只有一个语文,其他七位老师都是英语 英语老师讲的我基本完全听不懂 感叹这么多年学的英语都还给...

  • 课题反思

    通过对《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的参与研究,对听说课有了新的认识 。 在今后的听说课课...

  • 拙说教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信(观课感受)

    守教学常法,遵教学常态,溯教学本源 —— 有感于同课异构《风波》 大拙...

  • 唤醒想象,重新认识修辞的作用

    ——听白皛老师课有感及教学反思 一、错误的修辞认识与教学 修辞手法和关于修辞的作用是语文教学...

  • 听课心得||语法教学有妙招

    语法教学有妙招 ——听李文老师语法课有感 今天接着听李文老师的网课。这是...

  • 爱重要到什么程度?

  • 依体而教,聚焦语言

    依体而教,聚焦语言 ——观王君老师《老王》教学实录有感 王君老师执教的《老王》一课教学实录,我...

  • 网课教学有感

    这个寒假非同寻常,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也阻住了学生开学的脚步。经过两个多月的网课学习,终于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回顾网...

  • 《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95-122页感悟

    最近读了《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95-122页,颇有感悟,现在的我明白了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有哪些也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有感||听说课的输入要到的程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nw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