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作者: 佩宁也逍 | 来源:发表于2018-01-30 14:51 被阅读208次

          朋友圈里突然频繁转发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和尊严,给你快乐。”

          这段文字,令人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被迫谋生”、“没有时间”、更谈不上“尊严和成就感”是我周围大多数人的生存现状。我们是70年代到80年代的人,我们中的好多人从农村走到了城市,有的创业,大多数在城市里打工。有的高级一些,穿着正装,工作在高级写字楼里;大部分做着最辛苦最底层的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孩子留守在老家爷爷奶奶的身边。大多数人因为读书的多寡,生活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但是新城市人由于经济基础差,自己的圈子普遍认知低,我们继续向上学习的时间和渠道都非常稀缺。我们尴尬的生存在这个城市里,虽然搭乘了金光闪闪的南瓜车从朴素、贫困的农村走到繁华的都市,却没能多看一眼。因为我们需要不停的劳作才能让南瓜车不倒退回去,对于生活,我们既充满憧憬,又倍感焦虑。对于读书,我们有深刻的认识,在下一代的培养上更寄于读书,而这段话非常通透、清晰的表达了我们的想法。

      像是一个知音的召唤,更像是一个导师的吸引。我迫不及待的找到了这段话的出处:龙应台教授,1952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文字出自于《亲爱的安德烈》百度里关于龙应台的记录满满当当,充满传奇。我迫不及待的去翻看《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教授和自己18岁的儿子三年的通信。龙应台教授有位德国籍的丈夫,育有两子,老大华安(安德烈)和老二华飞(菲利普)在德国长大。因为工作原因,龙教授在大儿子14岁的时候离开德国,和两个孩子分开4年。当她重新拥有自己的时间过日子的时候,华安已经十八岁,母子的沟通却出现了问题。为了重新认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龙应台教授和华安约定通过写信的方式沟通。历时三年,共收集了36封信。

      文中写道: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她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对于我们这些与父母生活差异非常大的人来说,确实很多家庭面临着这样的处境。她们母子的信件,像黑夜海上的灯塔,引领着我们找到回家的路。这些信件里,有两代人在彼此十八岁的迷茫,有两代人的世界观差异、信仰差异,两国人的文化差异(孩子们属于土生土长的德国人)。这些信从具体的生活细节到宏观的社会差异,从每个人身上的特征到国与国的文化差异,内容丰富,深入浅出!

      曾经武志红的《巨婴国》犀利又具体的指出了中国特色的两代人相处的矛盾根源,几乎全用批判的方式否定了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好多人情感的宣泄口。而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更是从一个具体的视角来阐述两代人、两国人的差异及正确的对接方式,更实际的从理解的角度安慰到处在矛盾中的人,引起大家的反思。

      同时,这些信里的语言极其优美,又侵润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在形容14岁儿子在青春期里表现出来的敏感,她用了这样的比喻:“他的穿着,他的顾盼,他的自我,敏感得像女高音最高的一个音符旋绕在水晶玻璃上。”在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时,她这样形容“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对于人生,龙应台教授这样比方给孩子听:“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透过这些书信,看到一个知识渊博、见识广泛、善于思考的前辈,而反观自己,在生存森林中,知识像穿在自己身上单薄又破烂的衣服,经常无法保护自己。在这位母亲与儿子的细细私语中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有关爱与信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rczxtx.html